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篇 |
民族学 | 51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2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93篇 |
社会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陈星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2):152-156
地方民族高等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又好又快的内涵发展,彰显特色,培育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承担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进而肩负起民族高等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53.
桂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3):12-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使各民族有归属感、认同感,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云南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开发,并取得较大成绩,保持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中国是一个民族构成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稳定的国家认同是国家稳定、巩固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云南省玉溪市、西双版纳州部分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研情况显示,无论是内地少数民族还是边疆少数民族,都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党的民族方针政策等比较抽象的层面和民族工作原则方面显现出有着高度的认同,这种高度的国家认同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但是在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认知、政治实践和政治参与方面则表现为共同的被动和贫乏,政治社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状态。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在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认同的发展变化中,应不失时机地强化其认同心理,巩固和提升其国家认同及水平。 相似文献
55.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17-123
近20年来,围绕着清代西南边疆地区民族教育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既往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清朝的文教政策以及教育活动,在整体性研究、被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范围、深刻揭示民族教育政策与西南边疆民族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科理论和方法论应用问题等方面则存在明显不足,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6.
边疆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城镇建设不宜贪大求洋和因循守旧。尤其应避免一步到位的城镇建设主张和唯工业化的城镇化路径依赖。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有三个特点,并具有五种可供借鉴的建设模式,应该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的自身条件,从培育小城镇起步,寻求城镇化的非农化路径。 相似文献
57.
刘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13-14
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党的边疆基层工作的战斗堡垒。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边疆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切实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夯实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8.
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构建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德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价,并分析总结了德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德宏州乃至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土地集约利用战略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9.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是“边疆”“民族”“基层”三要素叠加形成的立体化时空场域,具有地缘特殊性、事务复杂性、问题敏感性、安全脆弱性等主要特征。进入新时代以后,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价值更为凸显、形势挑战更为严峻、治理任务更为艰巨。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一要明确价值目标,二要立足现实境遇,三要聚焦突出问题,四要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能上提质,更好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复合功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效。 相似文献
60.
“:流动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既是基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和广阔牧区实施的一种服务创新,也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一种有益尝试,是探索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代目标的逻辑必然。在传统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体制下,边民分散、流动与服务、管理的非流动矛盾凸显。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打造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流动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离不开“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驱动与指引,离不开主动服务与主动治理的关键依托,离不开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平台的核心支撑,更需全面推进制度性供给,确保流动车载设备的保养与功能升级,多措并举助推边疆民族地区居民与全国居民一道共享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