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319篇 |
免费 | 552篇 |
国内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97篇 |
劳动科学 | 64篇 |
民族学 | 1579篇 |
人才学 | 613篇 |
人口学 | 53篇 |
丛书文集 | 7379篇 |
理论方法论 | 1314篇 |
综合类 | 13857篇 |
社会学 | 2146篇 |
统计学 | 2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3篇 |
2023年 | 539篇 |
2022年 | 528篇 |
2021年 | 665篇 |
2020年 | 616篇 |
2019年 | 634篇 |
2018年 | 252篇 |
2017年 | 502篇 |
2016年 | 618篇 |
2015年 | 964篇 |
2014年 | 1820篇 |
2013年 | 1512篇 |
2012年 | 1817篇 |
2011年 | 2065篇 |
2010年 | 1862篇 |
2009年 | 1841篇 |
2008年 | 2444篇 |
2007年 | 1731篇 |
2006年 | 1471篇 |
2005年 | 1386篇 |
2004年 | 1198篇 |
2003年 | 1043篇 |
2002年 | 876篇 |
2001年 | 829篇 |
2000年 | 662篇 |
1999年 | 327篇 |
1998年 | 198篇 |
1997年 | 158篇 |
1996年 | 105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该文阐述了文化溯源对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体系这一无形资产的意义,并简略分析了大庆精神体系创造者的政治、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追溯了大庆精神体系在形成时期与中国传统文化、党建文化、中国军事文化的文化渊源,分析了上述文化对大庆精神体系形成的文化影响。以期通过对这一精神体系的文化溯源达到挖掘底蕴,提高品位;加深理解,促进熔融;整体把握,继承创新;自我认识,规避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化的进一步推进,通过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已经越来越受到全国各高校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都致力于构建自己的网络教学环境。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促进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变革,使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向着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原来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学习者成为了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但是,各高职院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在内容组织、资源建设和学习策略引导等方面仍以学科型的知识点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教学设计为主,与高职教育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如何构建适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网络教学环境,开发和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成为了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4.
试谈中国古人的几种梦赵东玉除了有某种严重生理缺陷的人之外,他梦大概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经历。对此,中国古人早已有了较为清醒、自觉的认识。如《墨子·经上》谓:“梦,卧而以为然也。”乃是把梦看做人睡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活动。《周礼。春官·大卜》云:“(大... 相似文献
75.
所谓的“填埋、建造”就是填海埋谷,不断建设,这种观点认为,庞大而耗费金钱的人工物绝对出色。把自然的地表铲平再用混凝土覆盖,这是“丰饶”的体现,是“进步性”、“现代化”的行为。回顾历史,关于“进步”和“富裕”,日本的姿态大概都是从1945-1965年当中确立起来的。这个时期,日本经济呈现空前的高增长率,诞生了如今的产业、银行和官僚机构的原型。确定于20世纪60年代的思考路线和21世纪现实之间的不协调,就成了现在“文化病”的根源。 相似文献
76.
农村文化建设创新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农村文化创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 相似文献
77.
汉赋,以其特殊的体制、华美的文采在文学史上备受争议,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在唐代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以王勃、李华、贾至、柳冕等人为代表,指责汉赋内容空洞,不符合风雅之传统,且语言过于淫丽;而以梁肃、权德舆、韩愈等人为代表的作家,则对汉赋恢宏的气势大加欣赏。 相似文献
78.
79.
80.
在城市建筑全球化过程中,文化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业化,如何保持中国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民族传统,按照人文的、历史的、自然的、特色的使传统与现代融合得更好,这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