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10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03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说到“新批评派”的成员构成,国内外学界有许多不同理解.这些认识,虽不乏真知灼见,但也不乏随意甚至混乱之嫌.为进一步推进国内“新批评”研究,文章提出,“新批评派”本身复杂丰富,须分人、分层、分国籍考察;对“新批评派”成员的译介须统一译名,避免混淆而用全称;祛除对“新批评派”单质化和标签化理解,还原其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2.
采用水热法制备Ni2CoS4活性材料,通过物理过程和水热反应将其与氧化石墨烯(GO)、水热多 孔氧化石墨烯(HHGO)复合得到Ni2CoS4/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Ni2CoS4/RGO/HRGO)复 合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和交 流阻抗测试等,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 ,其比电容为1 684 F/g,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 000次后,其比电容保持率为91.8%。 Ni2CoS4/RGO/HRGO优良的电化学行为归因于这种复合结构使电解液对电极材料的润湿程度提高,进而提 高了离子和电荷的传输速率,同时也缓解石墨烯、Ni2CoS4的团聚和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因此, Ni2CoS4/RGO/HRGO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73.
74.
构式语法将构式视为一种规约化的知识,这决定了如何认识构式的内涵和范围及构式网络特征.构式语法将语言交际当作构式知识建构和使用的过程,构式既是使用的产物,也是使用的单位,还是使用的方式.互动是构式生成和运作的基本机制,构式的形成和发展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进行构式形义特征的分析中,需要倡导这样一种精致还原主义/精致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立足整体,重视还原,强化多重互动关系的整合机制分析.构式语法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因此可以将构式观念由内而外逐层推展,充分发挥构式语法观念的学理价值.  相似文献   
75.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意识问题在延续物理主义还原论以外,还出现了自然主义的非还原性。查莫斯认为意识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不同于物理事实的独立存在地位,对此他提出了自然主义二元论的猜想,并试图以这种理论解决意识的"困难"问题。与查默斯相比,塞尔也主张意识不可以被还原的解释,通过比较他和查默斯的两种意识理论,为我们客观地看待意识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6.
本文比较海德格尔与胡塞尔二位哲学巨匠的现象学观。从方法论角度看,二者有一致之处:都把现象学作为根本性方法;但更有本质区别,区别表现在哲学的旨趣——意识和存在,也表现于二人赋持的不同学术背景:科学主义传统和人文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世界直接还原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世界直接还原铁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并对世界各国最新的直接还原设备计划动向作了较全面的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78.
在胡塞尔的思想发展中,现象学反思与相即感知之间的奠基关系经历了变化.但由于忽略了其中的复杂事态,纳托普和海德格尔对反思作了简单化的批评.在对内时间意识的研究中,胡塞尔揭示了如下关键事态:由原初滞留、前摄和原印象所构建的活的当下溢出了由特定的相位关联所构筑的,并且只有在现象学反思中才能被揭示的意识的双重意向性.唯有在一种区别于现象学还原的拆解或根本性还原中,作为这种溢出物之生成根源的原感觉意识的本源趋同,以及作为它的形式化产物的原意向才能被如其所是的揭示,而现象学反思也随之自身展示为一种能够揭示原意向和纵意向性的自身关联式的自身思义.基于上述事态,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直观与这种自身思义间实际上存在着严格的实事关联.  相似文献   
79.
"回问"是胡塞尔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现象学方法。"回问"就是以回溯的方式追问流传给我们的几何学的源初含义,以此探讨真理的原初发生,因而回问能够为我们打开被遮蔽的原历史领域。回问作为一种"之字形"的方法,是静态现象学与历史现象学的双重还原。  相似文献   
80.
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都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随着近代"实证主义"的兴起,定量研究方法在政治学研究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它既对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深化,也对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随着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和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定量研究方法成为主导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政治学界发起了后行为主义政治学革命,崇尚还原政治学的宏观理论研究和探讨,使得定性研究方法回归政治学研究领域并与定量研究方法并存共生.本文拟对政治学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进行阐述解释,并通过分析探讨两者间的结合、补充,以期推动政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