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9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73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43篇
理论方法论   195篇
综合类   4228篇
社会学   26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1.
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的山水词,融合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元好问诸家之长,在继承、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开拓新境,形成雄奇而清(?)的风格。夏词非但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彩,而且融入词人在不同时代的深厚情怀,成就杰特,在20世纪词坛高树丰碑。  相似文献   
912.
当今世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作为思维外衣的语言及词汇也在随之变化。缩合词已成为新词产生的主要方式之一,形成现代英语构同的新趋势。加强对缩合词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其构成及发展规律,这对于我们从事外语教学和语言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3.
词类是词的语法特征方面的分类,划分词类与词的归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现代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应该是词的语法功能中的组合能力,意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属于逻辑范畴,不是语法意义,不能成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914.
语义应是英汉翻译中的基本问题,它是分析原语信息与译语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译者在汉英对译中要准确把握原语与译者语语言单位的语法意义,所指意义和实用意义,从而实现原语对语的灵活对等,充分再现原语信息。  相似文献   
915.
论山谷词     
在对山谷词做了较为全面探讨的基础上,认为山谷词题材广泛,在北宋词坛上继轨苏轼,以词表现了丰富的生活内容;他的词作风格多样而主体风格不显;艺术上他亦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即外放直抒的表情方式,连续跃动的画面描绘,俚浅直白的语言特色等  相似文献   
916.
汉语词汇和韩国语汉字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语词汇中大量汉字词 ,给韩国学生学习既带来方便 ,又带来障碍 ,其原因在于汉语词汇和韩国语汉字词中 ,虽存在大量“同形异义”、“同形同义”词 ,但其用法、意义及感情色彩均有不同。本文从实际出发 ,就韩国语汉字词及汉语词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 ,以便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917.
苏词的超逸风格是一种独具风采的创造。它以超凡的艺术境界、超脱的情调以及自然的化境为突出的艺术表现,以审美的人生境界为特定的思想内涵。这在先宋诗史上颇为罕见,在词史上更是大音希声。其所以由苏轼来开创,一是儒、释、道三教的综合影响,形成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入世而超世,二是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自觉追求,三是与创作主体极强的创造精神和极高的悟性密切相关。其不容低估的文化意义,在于循着庄子,陶渊明等前贤的思想轨迹,继续探求实现人的本质的道路  相似文献   
918.
本文着重考察现代汉语中以外文字母作为构词材料的“新借形词”。文章首先从划分词的层级来检验借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现代汉语新借形词的划分标准;然后将文字划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文字书写系统,试图通过比较说明现代汉语新借形词的“新”之所在,以及它有可能给现代汉语带来的构词、语音等方面的影响,并简要说明对待这种新的语言现象所应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919.
在荻生徂徕的“古文辞学”视域内,他的“管仲论”并不是简单地评价管仲,而是在批判中国宋儒朱熹和日本江户古义学派创始人伊藤仁斋的“管仲论”基础上形成的新论。在他看来,孔子在《论语》中对管仲“器小”“仁人”等评价实是富含深意,前者是孔子对管仲报以“惋惜之情”,认为管仲只施政于齐国而未能施政于天下,后者则从事功层面肯定“管仲是仁人”,由此凸显出徂徕重视“政治事功”而轻视“道德说教”的“古文辞学”特征。  相似文献   
920.
在日本侵略朝鲜朝,朝鲜民族危亡、国家遭辱、人民悲愤之时,艮斋田愚高扬春秋大义,赓续民族文化,他以朱子学、栗谷学为准的,审视诸家,借鉴前说,对儒学性理学的理气心性核心话题,作出别开生面的创新诠释。理是度越的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理是宇宙本体、本根,气是其体现的事物现象。理为生物之本,气为造化的枢纽。艮斋以阴阳五行多元、多样的东西融突和合化生万物,而不是一元的上帝创世纪。理与气不离不杂,合理气,理气不离,理自理,气自气,各有各的内涵和特性,理气不杂,构成理气一源,显微无间的关系。并推致心性不离不杂。性是人所禀受的天理,批评陆九洲、王守仁的“心即理”说,两创造性提出“性尊心卑”“性师心弟”“心本性”说。艮斋田愚的精神世界,基于他对朝鲜朝所面临的内外冲突和危机,反抗日本的侵略,继承道统,成为20世纪儒家理学史上杰出代表。他的精神世界的特色彰显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绍承道脉的坚毅精神,创造性转化的理气精神,创新性发展的心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