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9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73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43篇
理论方法论   195篇
综合类   4228篇
社会学   26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孙康宜先生的词学研究专著《词与文类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实际出发,采用西方文学研究的理论,重新审视词学发展历程,代表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北美文学研究界流行的"文体研究"的新方向。在对柳永词和苏轼词的研究中,孙康宜先生"透过语言分析来探索作品的意义",从措辞、语法、句法、文体出发,通过对零落的词语和段落进行非常谨慎、细致而感性的分析,破解研究对象的内涵,在研究理念和方法上都给后来的词学研究者以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32.
李惠玲 《求是学刊》2014,(1):110-116
从对"重拙大"的推崇、创作实践、对梦窗词的推许等看,王鹏运、况周颐的词学思想和创作有很大差异。王鹏运的"重拙大"论是就词格而言,况周颐的"重拙大"论则是在词境的层面展开。王鹏运的词能较好体现其"重拙大"的主张,而况周颐词对"重拙大"的体认是建立在"性灵语,以沉着之笔达出"的基础上。王鹏运欣赏梦窗词"无一字无来历"之妙,其词学梦窗之密又糅合自己之清疏,别具特色;况周颐则更注重梦窗词流露的真情,其词大量运用"芬菲铿丽"之字眼,倾心学习潜气内转的笔法,力求上接梦窗。这些差异与他们的身份、性情、兴趣等有关。  相似文献   
933.
帝王在词坛上是一个身份特殊的创作群体。一方面,帝王生活骄奢淫靡,带头创作艳俗流荡的歌词,词体不尊与卑下,帝王难辞其咎。另一方面,某些生活阅历或生活感受,是帝王独有的,写入词中,别具一格。帝王词作的特殊题材大约分为两类:亡国巨痛与歌咏太平。歌咏太平之作在“尊体”过程中有特别的作用。宋室南渡,高宗拨乱反正,于歌词创作领域倡导高雅。且创作一组《渔父词》,将其纳入“童子举”考试内容,歌词某种程度上取得与儒家经典著作同样重要的地位,在“尊体”过程中发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34.
科举考试兴盛于唐宋时期,开通了平民入仕的道路。读书人期待一举成名天下知,创造了一些雅致的表示科举及第的词汇。这些词汇有的出自《尚书》,有的来源于《庄子》和其他古代诗文。本文以时代为线索,对这些典故词进行了初步分析。了解这些词汇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进一步探求科举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935.
本文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和蓄意歧义。前者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后者是说话人对于语言结构矛盾的积极利用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这样的分类,能显示语言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在交流中区别对待,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还从语音、词、句法、语感、情理诸方面论述英语和汉语歧义现象,说明其对交流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36.
陈书良 《船山学刊》2005,(3):139-141
一、霓裳中序第一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日黄帝盐、苏含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相似文献   
937.
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始终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从句法、用词、人物语言和文化负载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文学名著<苔丝>的张谷若译本与孙法理译本在归化和异化问题上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38.
唐宋士人柔弱的文化心理倾向与词尚婉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至两宋时期,随着国势的逐渐衰弱,士人的文化心理表现出了明显的柔弱化倾向。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唐宋词的崇尚婉约,而且士人对女性的同情、尊重心态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婉约词的“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39.
李清照以创作实践来证实自己提出的词"别是一家"之说.就词情而言,这表现在她有"丈夫气",不同于一般女子,同时她又是女子,不同于普通士大夫男性作家,因而她的创作既有女性细腻温婉的一面,同时也有倜傥、慷慨的一面.就词法而论,李清照以通俗的语言和好懂的音律,化解了宋词发展到北宋末期,已进入到既要雅又要俗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940.
以科技英语的基本构词特征为基础,从构词法和词源的角度探索航空英语科技词汇的构成规 律,归纳总结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