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21.
英国所藏丰富的档案资料,尤其是英国国家档案馆、亚非学院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都藏有丰富的档案及其他文献资料。无论官方档案,还是非官方档案,都为近代天津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对《西夏通史》一书作了客观、公允的评价,认为“编纂体例上有所创新,结构框架科学、合理”、“资料宏富,史料基础扎实”、“论述客观公允,分析深入透彻”、“图文并茂,图表并存”是该书的重要学术特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3.
伦理觉悟之难,难在伦理是道义高地,是一个人或一种文化的面子,因而谁都想拔高自己的伦理信念;同时伦理也是制度和行为的规范性要求,这种要求可以检验某种伦理信念的真伪,因为真信念以规范的有效性证明自身之实存,而假信念仅仅是高喊的价值,不具有规范有效性。伦理学思想做不到“道德中立”,它要立文明之基,行共存之道,守实存之义,但“道”与“义”具有“存在论差异”,形上之道只有落实为实存之义,才具有善恶之属性,才由价值转化为规范。因而伦理学研究只有伴随着道义实存的历史谱系学考察,才能让人觉悟到伦理之为形而上学之道与作为实存之义相生相克的文明进程,道德哲学通史研究正是在道义实存的文明进程中,考察一种价值论思维的规范有效性路径,让道德哲学史本身成为一种哲学并成为一面镜子,既防止单纯主观思维因追求超世俗之道的高度而陷入空洞幻相,也防止特殊主义思维因过度追求义之实,而让道义失去普遍性根据。  相似文献   
124.
姚君喜 《社科纵横》2004,19(3):101-103
国内不乏对西方美学史系统研究的著述 ,但都不是非常系统和全面。由蒋孔阳、朱立元先生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七卷本 ) ,堪称是目前国内最为系统和完备的一部西方美学通史的著述。该著从独特的美学史观出发 ,立足于现代视界 ,以其宏大的体系和缜密的结构 ,构筑了一部活的西方美学通史 ,本文将对该著独特的理论视界和美学史观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25.
黄静 《求是学刊》2002,29(2):108-113
张荫麟是近代著名学者 ,在史学方法论和历史哲学上均有建树 ,对于中国通史的编撰提出了独到的理论和认识 ,对通史撰述的意义、笔削的标准、用以组织史料的范畴等问题作出阐发 ,其通史理论的实践———《中国史纲》在体裁形式、历史见解及历史文学方面都取得了高度成就  相似文献   
126.
《重庆通史》是一部颇有创新、独具特色、学术态度严谨、资料丰富而又填补空白的学术性通史著作。该书在重视政治内容的同时,加重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分量;特别是对重庆的经济,给予了高度重视。在重庆近代史的断限上,该书将其开端处理成一个过程而非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并把下限断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的1952年,颇具新意。但如此断限,涉及到一个学术性甚强的理论问题,尚须作深入的思考。在一些内容的安排与某些问题的提法上,亦有可商之处。  相似文献   
127.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外交通史出现了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可贵探索,万仲文就是其中代表者之一。他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成果,从“外交本体”的角度确证了外交史研究的学术意义。并以经济史观为指导,阐明了国际政治史背景下的中国外交史的概念范畴和研究任务,力图构建整体、世界的和纯客观的外交史学方法论,并据此对过去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化再认识,为近代中国外交史学科学化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8.
萧一山是中国近代著名清史专家,也是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继承者.青年时期,他发奋著述<清代通史>,形成了"民族革命史观",并以之作为贯穿清代近三百年历史的主线.其内涵主要包括肯定清初郑成功抗清事业,重视天地会作用,评价太平天国是民族革命的巨大洪流等.抗战时期,在民族危亡关头,他撰成<清史大纲>,标志着"民族革命史现"达到了升华.主要论述民族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天地会肇其端,太平军扬其波,革命党竞其功."并明确地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的标志,强调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意义.他的"民族革命史观"在当时学术界有重要影响,是其学术经世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史学"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9.
一 喀喇汗王朝是西域历史上第一个突厥语-伊斯兰政权,它的文化成就对以后突厥语-伊斯兰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喀喇汗王朝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0.
西藏通史著作在“藏学”研究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古代、近代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西藏通史著作,并分析了不同时代的西藏通史的特点,对西藏通史的编纂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