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本文以清人张潮所著《幽梦影》的英文翻译实例为根据,分析林语堂对增译、漏译和改译等翻译技巧的使用。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林语堂如何在翻译中实践其翻译观,即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22.
“首航的第一天,我就在船上了!”老创业家陈成焕过了四十人生才开始,证明金门人不靠贡糖、高梁酒,也可以致富…  相似文献   
23.
忠实和通顺是翻译活动的两个基本标准,二者相辅相成,任何翻译实践都必须遵守这一翻译原则,否则,就不是完整的翻译.  相似文献   
24.
翻译是一门创造性的语言艺术工作。然而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人们常常无意识地使原语中的语法知识深深地束缚了译文的生动表达 ,结果就使译文不自然、不流畅 ,读起来感到别扭 ,甚至令人费解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翻译症。因此 ,就必须克服语法翻译现象 ,使译文真正做到忠实通顺  相似文献   
25.
2012年8月,北京连环画出版社再版了一批"文革"期间创作连环画,其中就包括《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连环画最初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在"文革"期间出版,原版和再版对于此书作者都标注的是"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编绘"。作品由集体创作、集体署名是"文革"期间文艺创作的时代特征,但如今四十余年过去了,本着对历史尊重、对艺术家个人尊重的态度,本刊编辑部多方探访当时参与此书的作者,最终找到了当时此书创作组的负责人陈通顺先生,请他将此书创作的背景、过程进行了回忆。更难得的是,陈通顺先生还找出了保存多年的记录当时工作状况的工作手册、报告等,为我们还原当时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准确有力的资料,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论述“忠实于原文”的实质,忠实与通顺的辩证关系,以及忠实与通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知识点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一般地说,写文章就应当文通句顺。高考作文训练首先应过了“语言通顺”这一关,进而达到“语言流畅”的等级。所谓“语言通顺”,主要表现:用词准确,句子完整,意思表达清楚,句子之间连贯,思路清晰,没有语病。而“语言不通顺”则主要表现: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事理上讲不通,句子不连贯,文意跳脱,表述不得体。  相似文献   
28.
翻译理论的对象性决定了它的对策性,而翻译标准决定了译品的质量和所传达的思想。十九世纪以来,我国翻译标准大体是以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为标准的。期间也有别的提法,如“忠实、通顺”等,但都没有“信、达、雅”更有说服力的。可是“信、达、雅”也非绝对的标准,适合于任何体裁的翻译,有人亦提出它的局限性。那么什么样的翻译标准才能更好地适应各种类型的翻译,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