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灵感的逻辑性及灵感的脑组织的逻辑机理,都可以称之为灵感逻辑。本文所谓的灵感逻辑却仅就灵感的逻辑性而言,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给出了一个灵感逻辑模型,即所谓的逻辑通道灵感模型。  相似文献   
82.
注重答题失误的纠正、辨析是落实际双基的有效过程 ,知识性失误的突出表现就是概念不清、性质不明、公式记误、定理用错等 ,但只要我们严谨治学 ,一定能在失误中寻真法求真知  相似文献   
83.
一直以来,<水浒传>情节和思想的逻辑矛盾得不到正视,我国学术界对水浒主题思想的研究还多是局限于"忠奸斗争"、"官逼民反"、"忠义英雄"等大众化的理解.本文以充足的材料批驳了这种理解,并对原著的思想含糊与逻辑矛盾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84.
于海霞 《职业》2011,(30):29-29
在C语言中,一些语句学生们很难真正理解,尤其是怎样用语句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语言和例子来讲解效果很差,其中的逻辑性也很难讲解清楚。后来,笔者用Flash把相关内容制作成课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要想制作出好的Flash课件,必须把握好F1ash课件制作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选题→分析→设计→制作→调试。  相似文献   
85.
约瑟夫·海勒在其成名巨著《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借助非逻辑性语言,运用循环式论证、自相矛盾论证等论证方式,成功地向读者展现出一个矛盾的、不合逻辑的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86.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从主体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打破了以往纯粹理性看待事物的方式,充分重视了人的能动作用。实践思维方式的改变引发的研究对象的变革、研究内容的创新和社会功能的转变,使得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批判意义、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实现了历史性和逻辑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7.
序言     
由埃及著名学者侯赛因·卡米勒·巴哈丁著,朱威烈、丁俊译的《十字路口》一书已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4月出版,特选录其中的“序言”、“译后记”及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8.
逻辑性思维和科学假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科学假说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非逻辑性思维具有的反向聚合性、一元多值性和潜在抽象性的特征,可将产生科学假说的思维过程概括为三种模式:即非逻辑性思维的离合模式、环元模式和跳跃模式。  相似文献   
89.
苏联的解体,使国内外学界都出现了一股否定十月革命的思潮.在俄罗斯,从1987-1991年后,展开了对十月革命猛烈的攻击,其声势达到了一个高潮.在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中,特别是在大量的媒体--包括报纸、电台、电视中,充塞着对十月革命肤浅的判断和有偏见的甚至是完全荒诞的评价.布尔什维克党所发动的十月革命是否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它对俄国社会发展到底造成了什么后果?在十月革命90周年之际,对这个问题的重新探讨不仅能使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十月革命,也将有助于了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0.
萧映 《江汉论坛》2007,(11):123-126
本文从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十四行体的诗体变式、非意愿记忆的迷宫三个方面描述与剖析了《西藏组诗》具有活力的诗歌结构与富于张力的诗性叙述.《西藏组诗》通过超媒体技法的借鉴构建了交响乐式的形式架构,使诗歌形式由单一的处于自身封闭的视域转向更为开阔的艺术领域.《西藏组诗》采用较为独特的十四行体变式,呈现出现代诗歌体式的实验性,扩大了十四行体的定义本身,给它带来了新的灵感和生机.《西藏组诗》置于一个抒情的格调之中并呈现出叙述的片断性、非因果性与非逻辑性,意味着叙事和抒情之间一种张力关系的重新确立.《西藏组诗》为现代诗歌形式探索提供了多元视角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