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84篇 |
免费 | 265篇 |
国内免费 | 7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71篇 |
劳动科学 | 10篇 |
民族学 | 94篇 |
人才学 | 51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2783篇 |
理论方法论 | 392篇 |
综合类 | 4382篇 |
社会学 | 175篇 |
统计学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0篇 |
2023年 | 472篇 |
2022年 | 482篇 |
2021年 | 525篇 |
2020年 | 388篇 |
2019年 | 335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77篇 |
2014年 | 421篇 |
2013年 | 349篇 |
2012年 | 377篇 |
2011年 | 435篇 |
2010年 | 421篇 |
2009年 | 345篇 |
2008年 | 544篇 |
2007年 | 385篇 |
2006年 | 302篇 |
2005年 | 257篇 |
2004年 | 270篇 |
2003年 | 212篇 |
2002年 | 220篇 |
2001年 | 183篇 |
2000年 | 167篇 |
1999年 | 107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中国现代形而上学的建构存在着“逻辑”(知性 )和“生命”两条进路 ,牟宗三的道德形而上学是对熊十力生命进路的继承。这一形而上学在净化传统儒家“意义本体论”的同时 ,又将“良知”变成了吞噬一切的“黑洞” ,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原始儒家“存在合理性”的偏离。 相似文献
72.
符号学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不同的理论领域。无论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符号学分析方法运用的揭示,还是通过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文本的分析揭示其符号学特征,都是在符号学视阈下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再审视。在这一审视中,我们看到,符号学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又相互佐证的张力,这种张力推动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3.
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绥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4):59-67
逻辑起点问题是重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二十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争论是很有意义的。在这场评论中,主要的观点有:以自然人,以“现实的人”,以物质生产活动或劳动,以实践,以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社会基本矛盾,以“现实的人”和劳动二位一体,以现实的人、人的需要(包括种的繁殖需要)、劳动三位一体和以需要与物质利益为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重点建设工程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应该吸收这场学术争鸣的积极成果,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工作。 相似文献
74.
青年恩格斯在现实中探索资本主义的理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恩格斯因为自己的特殊经历,使他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理解更能切中资本主义的要害.青年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革命民主主义阶段,这一阶段到1842年11月恩格斯离开普鲁士去英国为止,主要特征是力图将白尔尼和黑格尔的思想结合起来;第二,"跃进到英国",青年恩格斯开始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分析并转向共产主义,从1842年底为<莱茵报>撰稿开始到1843年底写作<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第三,对工业资本主义理论和现实的全面理解和批判,主要包括<德法年鉴>上的两篇文章和后续的<英国状况>组文.可以说,对英国现实的批判性分析,为恩格斯提供了对工业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原型. 相似文献
75.
谢丰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29(4):75-82
冯友兰运用西方逻辑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宋明理学。他通过对实际与真际,理与气,道体与乾元,太极与无极等范畴的分析提出了共相与殊相的理论,建立了自己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他确实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他对实际与真际、理与气范畴的分析中,强调逻辑的先在性,这虽然有“理在事先”的偏颇,但是他对理学范畴的分析是非常深刻的。在哲学方法上他认为有正负两种方法,正的方法是逻辑的方法,负的方法是直觉的方法,他主张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他的哲学的落脚点是解决人生的觉解和精神境界问题。冯友兰哲学开辟了中西哲学融通的道路,代表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要趋向。 相似文献
76.
道德失范的根源及其重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失范以人们心理中的意义系统危机和道德价值危机为基本内容,并大量地表现为行为层面的越轨现象.重构失范的道德体系,需要理解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塑造并得到确证的.道德生活,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独有特点,从根本上说,是确证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超越的重要方式.理解人的本质,是对失范的道德体系进行重构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77.
新闻学的逻辑起点是"报道".作为逻辑起点的"报道"并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不断向前运动、不断摄入新的规定、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概念.通过"报道"这个概念自身的运动,可以把新闻学的全部理论推阐出来.按照"报道"的逻辑发展,我们首先要推阐的是"事实与报道"的关系;接下来依次是"记者与报道"、"机构与报道"、"受众与报道"、"社会与报道".这个逻辑体系能够建立一个中国化的、科学的新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8.
在20世纪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被用于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由于时空的变化、自身的性能、应用主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会出现“转移”现象,而这种转移表现为全局转移、局部转移、隐性转移、主体性转移等四种形式,同时呈现出渐进式、无伤亡式、对调式三大特点。这些内容的把握有助于将认知范式正确用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并获得积极结果。 相似文献
79.
Xiujie Sun 《学术研究》2015,(1)
文化的研究由不同社会领域之间众多的关系构成,Clifford Geertz称其为文化网络.然而,他并未用数学手段来阐述该现象.现代社会网络分析(SNA)提供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社会关系图论模型,让人们在复杂体系中来研究关系组和子组,并定义多种文化的结构子组.本文综述了文化理论的数学框架构成,以及如何用它来解释各群体间的社会文化结构.它反对传统交际理论的局限性,而通过交际网络模型来增强交际理论.但是,社会网络分析是有限的,一种替代的环状模型可以使跨文化交流随时间运作.文章还介绍了流行文化和深层文化的概念,认为文化分层的环状模型也解释了文化变革的机制和交际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80.
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公共预算,通过预算硬约束规范地方政府发债、用债和还债行为,已取得理论上的共识。《预算法》规范地方债的重心应是地方政府债务收支行为,重新认识预算平衡,赋予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举债的适当空间,将地方债收入和支出纳入现有预算体系,建立以偿债资金来源收入和偿债支出为内容的地方债复式预算,并将地方债收支纳入预算草案中予以编制。地方债预算议案应经过本级人大和中央的双重审批,通过审批的地方债预算法案即成为地方政府发债、用债和还债的具体授权规范,以地方债预算法案的法律效力和法律责任制度抑制地方发债冲动并对地方债收支行为予以监督。如此方使地方政府发债有序,实现地方债预算的全面、规范、公开和透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