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26篇 |
免费 | 111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91篇 |
劳动科学 | 17篇 |
民族学 | 79篇 |
人才学 | 48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520篇 |
理论方法论 | 195篇 |
综合类 | 2744篇 |
社会学 | 221篇 |
统计学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204篇 |
2014年 | 348篇 |
2013年 | 280篇 |
2012年 | 313篇 |
2011年 | 324篇 |
2010年 | 332篇 |
2009年 | 355篇 |
2008年 | 361篇 |
2007年 | 290篇 |
2006年 | 288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230篇 |
2003年 | 169篇 |
2002年 | 160篇 |
2001年 | 157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田启涛。俞理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5):55-63
用描写的方法,对魏晋天师道文献中的同义词作了考查。在共时层面上,发现了包含3451个词项的861组同义词,其中最少的为两个词构成的同义聚合,最大的为52个词构成的同义聚合,同义组的数量,随各组成员的增加而递减。而从历时的角度看,同义现象中旧质与新质的比例大致为3:1,反映了词汇在继承和创新中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2.
杨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141-145
考察宋代命遇观念对诗学的渗透与影响,可以发现宋代士人既主张顺应命遇与超越命遇,同时又主张坚守道义。在诗学上的反映则为既主张“文章尤忌数悲哀”、“冲澹以自守,遗佚而不怨”,以得心态平和;又主张“眷眷王室”、“一饭不忘君”,要求关注家国。在风格方面既要求平易柔和,又气魄雄壮。论文认为这正是宋代士人的人格与诗格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93.
庄子的"道"基本上继承了老子的"道"的含义:"道"是自本自根、普遍无遗、绝对超越的、是世界之所以为此世界的依据(本体论意义),也是值得人们追求并遵循的绝对真理(认识论意义):一方面,"道"就是整个经验世界的原因性和终极依据,相对于经验世界具有逻辑先在性;另一方面,终极之"道"则体现为某种真理,代表着真知灼见,是衡量是非、判断善恶的评价尺度。概而言之,"道"是整个宇宙——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依据,是"然"之所以然、是之所以是、非之所以非的终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充当着宇宙立法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4.
《恒先》--道法家形名思想的佚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出楚简<恒先>以"恒先"为"道",讨论了"道"、"恒"、"恒先"的先在性、超越性、终极性,及其与"域"、"恒气"、"有"、"始"的关系.道之体、道之静为"恒"、"恒先",道之用、道之动为"域"、"恒气".元气是自己生成、自己运动的.<恒先>重点讨论了域→有→性→音→言→名→事的系列,尤其是言名与政事、无事与有事的关系,肯定名的作用.本篇与战国末年至汉初文献如<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及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中有关道论的文章及有关审合形名的文章相接近,可会通. 相似文献
95.
《庄子》区分了体道之知与极物之知:后者限于经验领域,前者则指向形上的智慧;通过二者之分,《庄子》彰显了道的智慧对人之“在”的意义。体道之知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展开为“真知”与“真人”之辩;真知在融入于意识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化为人的具体存在,人的存在境域又在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了面向对象、敞开世界的本体论前提。以如何得道为指向,《庄子》一方面提出了坐忘与心斋之说,由此强调了解构、消除、净化既成精神世界对于把握道的意义;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以神遇”的直觉方式。对《庄子》而言,以道为内容的“真知”不同于经验层面的知识:经验之知所指向的是外部对象,“真知”则旨在提升人自身的存在形态(广义的成人),后者蕴含着认识与涵养、认识方式与存在方式的交融。 相似文献
96.
97.
党的四中全会《决定》划出了法治政府的鲜明底线:法无授权不可为。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现行的社会管理和执法过程中有太多的法无授权乱作为。《决定》对滥用公权力的限制有三个鲜明的导向:法制社会建设需求的导向,现行法制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导向,先易后难、尽力而为的务实导向。如何保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有效落实,决定具体从七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限定。 相似文献
98.
朱熹从人与物统一的层面注《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以为该三句兼人、物而言,做出了与郑玄、孔颖达所不同的诠释,受到了王夫之、毛奇龄等人的质疑。但是,朱熹的诠释有充分的文本依据,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点有一定的自然科学根据。尤其是,朱熹的诠释展现了《中庸》的更广大、更深入的宇宙观,揭示了《中庸》所达到的最高的"天地境界"。 相似文献
99.
黑格尔对世界的“理性的颠倒”代表了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通过主体性的张扬所实现主客对立的和解之至极。但是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理性的颠倒所实现的主客和解却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 ,他通过对黑格尔所作的“语言化意谓为共相”和“反思变现象为本质”的“理性的颠倒”的再颠倒 ,朝向“应合于大道的道说”并“投身于本有 (大道 )之中” ,从而反正了黑格尔乃至整个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精神超越的方向 ,通过由无限到有限 ,由绝对 (的神 )到人的超越达乎人的存在自身 ,而最终走出思想与对象、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执 ,彻底告别了统治西方世界二千多年的对象性、表象性的“理性的颠倒” ,而步入一种新的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100.
庄子重视人的本质生命的自由发展 ,将老子的“道”赋予了更多的人的精神和自由的因素 ,从“游”和“道”的关系 ,“游”和“物”的关系阐明人向“道”的依归和逼近的过程 ,即人体生命“游”的过程 ,为后世文人造就了一块以自我修为和炼造来抵御社会外界力量和自身局限侵害的精神土壤 ,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