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53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4篇 |
劳动科学 | 16篇 |
民族学 | 70篇 |
人才学 | 42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371篇 |
理论方法论 | 175篇 |
综合类 | 2370篇 |
社会学 | 174篇 |
统计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176篇 |
2014年 | 316篇 |
2013年 | 248篇 |
2012年 | 265篇 |
2011年 | 284篇 |
2010年 | 285篇 |
2009年 | 288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253篇 |
2006年 | 256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96篇 |
2003年 | 145篇 |
2002年 | 139篇 |
2001年 | 134篇 |
2000年 | 88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道本管理“四主体论”:对管理主体与方式的系统反思——管理从控制到服务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如果理论的基础性假设存在问题,其后续的展开就可能将问题进一步放大。西方传统管理理论隐含着"管理者是管理的唯一主体,被管理者是管理的客体"的前提性假设,表现为管理主体对客体的单向指挥和控制。后来的参与式民主管理对此虽有修补,但本质并没有改变。由于剥夺了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导致了现实管理主客体间的恶性互动和双方主体性的扭曲和异化,并制造了管理中的一系列悖论。道本管理在认识和尊重主体性和管理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四主体论",对管理主体及其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破解了错误假设所导致的悖论,并通过机制设计实现了管理各主体之间良性关系的构筑,论证了管理从控制转向服务的必要。 相似文献
92.
试论庄子的“道”与中国浪漫主义艺术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琴琴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1):38-43
浪漫主义产生于对真与美的追求中。庄子的“道”与浪漫主义艺术是相依相承 ,互为因果的。 (一 )“道”是浪漫主义艺术产生的思想基础。 (二 )表现“天籁”美的最佳方法是浪漫主义。 (三 )浪漫主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93.
姜晓霞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Z1)
陶渊明是魏晋时代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文以充实的内容和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拨开了那一个时代玄学笼罩的迷雾,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新风尚。从他的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为追美完美人格而不懈努力的精神,更为可贵的是,他的诗文还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儒道思想碰撞的特点,体现出儒道互补的文化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走廊、文化通道,中国正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学界以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历史地理、经济贸易到宗教文化,延伸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制度到国家文化安全等诸多方向。学术领域多元交汇的研究态势已经形成。以地域文化为分野的研究传统,如敦煌学、西域学、龟兹学等形成体系;在传统的丝路文化节点之外,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地区文化。随着国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战略推进,对丝路青海道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文化多元的丝路青海道在魏晋之后,特别是吐谷浑时期替代了河西走廊的繁荣,连通中原;在当代又面临来自中亚的宗教文化、跨界民族文化的冲击。本文以丝路青海道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这条古老的陆地通道上的民族交融、文化变迁,以及当代的多元文化品格。讨论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典型地缘文化特征的"边缘"地区,如何统筹、平衡,建立稳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出新时代实现青海道的复兴,必须建立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即健康的文化体系、特色的城镇文化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95.
谱身与谱道是清代衍圣公纂作族谱时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折射出是安于圣裔身份抑或争入道统谱系的纠结状态。结合孔府档案所藏孔氏族谱、衍圣公和时人论述,可以看到:清代以前孔氏族谱重在考世系,叙尊卑,以此来表先德而合全族;至清代则变为锄非种,辨窜冒,强化内外孔之别和真伪孔之分。同时,在清代衍圣公的深层意识之中,还暗存着某种以道统自居及以传道自任的使命感,每当政治控制稍显宽松或儒学发展受困时,此一暗流就会浮于面前,故谱身只是表面功用,谱道才是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96.
97.
印度佛教引入中土后,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了一段不适应的时期,到唐代已经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形成互相融合的趋向。这种融合首先以佛学的中国化为契机,如天台宗“一念三千”就与儒家心性之学有某种暗合,唯识宗学理上虽仍与中国哲学格格不入,但亦显示出对皇权的依赖和臣服,华严宗则大量引用老庄而“以老解佛”,同时又对双方都有所改写和调和。禅宗是对佛教作中国化改造最彻底的案例,其顿悟说既融合了道家和玄学的成分,也具有儒家心性论的背景,成为后来宋明理学和心学的重要思想来源。对这些中国式佛学,儒家的回应既有批判,也有吸收,由此而提出儒家“道统说”(韩愈),并试图以心性之学来统一儒佛两教(李翱)。道家则以《道体论》为代表,借助于郭象的“无心论”而将佛理佛法大量融入道家经典,使道家哲学在思辨层次上提高了一个档次。这些都为后来宋明理学吸收三教而成一统准备了充足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