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7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66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1089篇
社会学   165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道德教育是伦理学的实践载体,伦理学是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道德教育最终能否为人们所接受,关键在于其是否建基在合理的哲学基础之上,即能否发挥不同伦理学理论攻关的合力。伦理学的对象与使命是辨识与通达不同伦理学主张的首要问题,也是考察与分析道德教育缺效的学理致因。合适定位伦理学不同理论在道德教育中的应有角色,是提升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可能理路。  相似文献   
122.
金文中有从页从川的"顺"字,荣簋之"(顺)",与濒事鬲之" (濒)"、(豁)簋之"(源)"同字,一般释为"濒";效尊、卣之 (海)、(涉),一般释"涉".从形、音、义三方面考察,这两种字形均从川得声,读为"顺".  相似文献   
123.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反杜林论》中的道德部分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坚持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手段,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4.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现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荣辱观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因此,要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遵循道德形成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即必须坚持道德接受的"知"、"情"、"意"、"信"、"行"五要素的有机统一.从强化认知、提升情感、坚定信念、磨炼意志、注重养成等环节入手,使大学生真正实现明荣知耻、好荣恶耻、趋荣避耻、扬荣抑耻、践荣弃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5.
一、中国道德教育传统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文化各自独特的传统。西方人主张努力改变课题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他们注重向外探求,以便认识和该在世界,将"知识"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价值范畴;而中国人则强调变化主体以适应客体的发展,注重向内台球,以便认识和完善自  相似文献   
126.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凸显期。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道德滑坡与信仰缺失。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称著于世,道德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的主题。在中国古代的教育方法之下,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个人进行自我道德教育是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古代思想大师们提出的个人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对于思政工作者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7.
关于判决既判力先决要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既判力目的论出发,两大法系国家对于"终局判决"的理解是不同的,大陆法系国家强调作为既判力之先决要件的终局判决需以判决生效为前提,而英美法系国家则无此要求.通过比较可发现,大陆法系关于既判力先决要件的设定较之英美法系的设定要显得更为严谨、也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8.
文章从人性视角出发,指明了法治可欲的四种路向:在需要层面,需要的互异冲突使法律可欲;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和社会信用的缺场,使法律获得历史出场;在道德的软约束面前,法律成为最佳选择;超越人治,法治可欲.法治可欲的同时又具有限度,这是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的矛盾,理性需要和非理性需要的矛盾,是人性自身矛盾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9.
本文认为,建国以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存在五个方面的局限。一是缺乏对生态价值的关注;二是忽视个人正当利益;三是对道德心理素质、道德能力的培养不够;四是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五是忽视基础道德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130.
文章通过对中西方道德教育优劣异同的辨析,对当代科技发展所造成的诸多问题的反思,认为未来道德教育必须注重智性与德性的高度完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的相互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