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547篇
劳动科学   66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66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868篇
理论方法论   172篇
综合类   1378篇
社会学   341篇
统计学   9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横跨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茶马古道,它是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劳作者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作为汉藏交往与团结的象征,茶马古道原西康省所辖雅安(现四川省雅安市)至康定一线的“背子”,也许就是诠释康巴人文背景映衬下的古道最为真实的一块“活化石”。  相似文献   
3.
朱伦 《民族研究》2007,(6):8-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宣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发展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报告既是党在新时期的政治宣言,又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4.
城市集约化发展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义 《城市》2009,(5):16-19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44%.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1000多万农民进入城镇.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规模的外延扩张,大量耕地将不可避免地被占用.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均耕地占有量很低的国家.“吃饭与建设”的矛盾非常突出,在此情况下.城市的集约化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若要深入探讨权利与善的优先性之争,其首要任务就在于发现该问题的实质与核心。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无非是在寻找这两者形成的来源和依据,以此说明何者更为根本或具有基础性。权利与善并非处于彼此对立的两端,所谓的"中间道路"自始就是难以成立的,其甚或会对该优先性问题造成倒逼与激化。社群主义不足以从根本上对自由主义构成颠覆或挑战,其尚不具备站在自由主义对立面的条件和能力。在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上,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反倒有某种程度的共识与默契。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是在理论层面展开的,但其终归还要体现出高度的实践性特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肖贵清  李洁 《东岳论丛》2020,(11):49-56+190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过程始终,以根本任务、价值目标、价值方向、评判标准等规范、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新冠疫情已经蔓延至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中国和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关系的走势,直接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走向.后疫情时期,美国调整对华战略,中美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美国内部进入了一个极化加剧和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期,而中国则进入了一个相较稳定发展的时期."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8.
历史案例及国际比较的方法证明,文明的均衡收敛机制不单是冲突和相互威服的,而更多是和谐和共同繁荣的。虽然都依赖于市场公共品,但西欧的"分封经济"文明更多依赖市场资源,印度"种姓经济"文明更多依赖阶层固化的交易成本节约资源,中国"建置经济"文明更多依赖边际成本不递减的公共品资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扎根于人类文明的渊薮之中,全面小康建设者的举国努力,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证明了自己的综合比较优势,当代竞争中具有可持续繁荣的综合潜力。  相似文献   
9.
刘明定 《社科纵横》2008,23(10):14-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团结奋斗的旗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特在哪里?它有什么时代意蕴?对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经验总结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答与此相关的三个层次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特?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史研究领域,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政权建设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大量档案史料的解禁是开展这种研究的原因和动力.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方式,以及农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