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8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6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1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79篇
社会学   52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71.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三环石坛被确认为祭坛,它应是牛河梁红山文化的最晚阶段建筑,处于红山文化发展鼎盛时期。该坛建筑风格反映出它的祭祀对象应主要是太阳,其坛体形制结构蕴含着太阳周日运行轨迹,该坛可能还具有祭祀和授时双重功能。当时红山人的祭祀活动呈现出集中化、专一化特点,这个建立于五千年前的三环石坛可能是我们所知的最早的日坛。  相似文献   
172.
霍巍 《天府新论》2024,(1):封二-封三
金沙遗址,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是一个流金溢彩的地方,和四川广汉境内的三星堆遗址同为古蜀文明的“双子座”。如果我们打开一幅四川地图,可以看见在川西平原的东部,坐落着成都这座千年古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成都就曾出现过距今4500年左右的宝墩古城等多座史前古城。而金沙遗址则位于今天成都市区中心位置的一个名为“金沙村”的小地点,地处市区的西部。金沙遗址的南面1.5公里处是清水河,另一条清亮的小溪摸底河更是在遗址内蜿蜒东流而过,滋润着这片沃土。2001年2月,由于当地基建的原因,金沙遗址破土而出,在遗址的祭祀区内发现了大量的金器、铜器、玉器、象牙等珍贵文物,尤其是其中的许多器物和广汉三星堆遗址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从而引发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金沙遗址也一举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173.
1986年,三星堆遗址两座大型商代晚期祭祀坑的发现以及蔚为大观的青铜雕像群的横空出世,不仅反映出古蜀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为我们探索古蜀国的社会文明形态、宗教礼仪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大立人像为研究对象,试论大立人像手势与《山海经》所载众巫“操蛇”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揭示其文化内涵有祭祀先祖大禹的同时,兼顾“以祖配天”之意。  相似文献   
174.
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的发现把象征着东方文明的北京城区人类居住和活动的时间向前推进了22000年左右。三海大河(后来称为漯水、浑河、无定河、永定河)不仅导致了北京城的起源和发展,也是导致人类在北京城区最早活动的重要的地理因素。史前人类的进化是轮回循环的,并和地理环境的演进、气候变迁密切相关。人类在北京平原上居住地的选择和三海大河及其支流息息相关并由此奠定了北京城市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5.
文章对遗址旅游地功能分区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提出遗址旅游地功能分区的原则和“三区”布局模式。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为例,详细地阐述了“三区”布局模式的结构功能和开发策略,对其他同类景区具有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176.
淮河流域自古就是旱涝、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且因其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淮河流域多灾多难。近年淮河流域相关县市虽未明确提出"灾难遗址旅游",但也进行了一些相关产品的开发尝试,但总体上淮河流域"灾难遗址旅游"还未成气候。对此,相关县市在进行旅游开发时须坚持以政府为投资主体、杜绝过度商业化、加强群众参与、适时适度开发等原则,采取多种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灾难文学作品展现抗争精神、大力挖掘民间文化的开发方式,进行适宜灾难文化开发的市场营销,进一步打造灾难遗址旅游系统化品牌,以此谋求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77.
张相鹏 《国学学刊》2022,(2):50-57+138-139
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分别于1976年、1990年和2005年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其中,1976年和1990年主要是对四坝文化墓葬的发掘,2005年的发掘除了极少量属于四坝文化的墓葬外,其余遗存均属于骟马文化,其绝对年代距今2700~2400年。从骟马文化遗存出土的遗物来看,该地人群的经济活动主要有畜牧业、手工业和小范围的种植业,这对于研究这一时段河西走廊西端人群的经济活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8.
裴李岗文化是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墓地和居址中的遗存组合不同,以层位关系明确、遗存材料丰富的贾湖遗址为基础,并结合裴李岗文化其他遗址的遗存分析,裴李岗文化可分为三期,三期遗存演变关系较为清晰。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我们认为裴李岗文化大体处于6470~5000BC的范围内。其中第一期年代约为6470~5800BC,第二期年代大体为5800~5500BC,第三期年代为5500~5000BC左右。  相似文献   
179.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