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23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秦晋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这次战争的性质是南北两个封建割据政权之间的一场征服与反征服的战争,既不是兼并统一战争,更不是民族侵略,对前秦和东晋双方来说,都谈不上什么正义性。在这次战役中,前秦所以败,主要是由其内部不稳定,苻坚“愎谏违谋”,用人不别贤愚,骄傲轻敌,以导致战略战术上的一系列错误所致。而东晋在谢安的周密部署与指挥下,采取灵活的战术,以逸待劳,在双方遭遇兵力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一一举大败秦军,保存了割据东南一隅的东晋政权。  相似文献   
62.
63.
近几年中国公众对有害邻避设施(垃圾焚烧、化工厂等)带来环境风险的强烈感知,使得邻避类群体性事件高发频发。风险感知视角下浙江余杭垃圾焚烧项目先后经历了强烈的风险感知、坚决反对—风险感知的下降、尝试了解—态度转变、迎臂接纳三个阶段,最终成功破题原址建设。风险感知视角下邻避项目中公众的行为演化机理遵循的逻辑为:项目本身的实体风险—风险感知的放大—危机产生—介入因素转变—风险感知降低—危机解除。要摆脱邻避项目陷入应急处理的窠臼,应构建嵌入公众风险感知的常态化决策程序,其内核为公众风险感知的嵌入,中间为到位的风险沟通、科学的技术评估与合理的利益补偿三环相扣的闭环环节,协商民主的理念则贯穿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64.
真理與缪誤,常常只隔一步之遙。在合法與非法之間,也可能僅僅存在一線之距。事實上,從來沒有那一個法律概念會像緊急避險那樣,如此近距離地掙扎於合法與非法之間,使得它們之間的界限變得如此的模糊不清。也從來沒有那一個法律概念會像緊急避險那樣,使得道德與法律之間的聯繫變得如此脆弱,人們如此輕易地便可撕裂二者之間的聯繫,並在它們之間挖掘出一道深深的鴻溝。本文旨在探討緊急避險在澳門法中的地位,構成緊急避險所必須具備的法律要件,以及實施了緊急避險行為之當事人在法律上將可能承擔的法律後果。  相似文献   
65.
在军史上,为了打一仗,像这样既下军事命令又下政治指令的情况,太罕见了。在政治指令中,将战斗的严重性说到如此地步,也太罕见了。仅此,即可见当时的危急程度。那时掌握全局的中央的这个感觉是如此,历史也证明确系如此: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相似文献   
66.
富平之战的具体鸿理位置是在令尝平县城以东至玉察乡的军寨、纳义坊一线,张浚的措制乖谬是促成宋军败北的主因,富平之战见根本上奠定了宋金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对峙的格局。  相似文献   
67.
今天,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己逾十亿人口,几乎遍布寰球五大洲。这个伟大的民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传说我国上古时代,在黄河流域生活着两大族团——龙族和凤族,后来经过争斗合二而一。闻一多先生指出:“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与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我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以雨果夫人在《回忆录》中留下的珍贵史料为依据,考证了“欧那尼之战”的前前后后,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这场大论战在美学上的原因。同时,把这一文学现象当作一个典型案例,进而考察艺术接受中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69.
杜甫一生中亲身经历了“开边”战争、安史之乱和蜀中之乱,在这三次不同性质的战乱中,杜甫写下了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篇,我们统称之为议战诗。本文试图把杜甫几次战乱中所写的议战诗综合到一起,从而分析他对历次战乱的态度及不同的心理矛盾,进一步认识杜诗现实主父精神的深刻性,认识杜甫忠君与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为更深刻地认识杜诗的人民性与战斗性提供更有力的论证。  相似文献   
70.
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相当严重,克服的根本办法是高扬社会主义精神的旗帜。全面弘扬儒学是不对的,但屁家精萃和一些儒士的人格精神,则大有值得继承和学习之处。如“大同”思想;杜甫的“仁民”(对平民百姓的平等的爱)、“爱物”(对山川花鸟如朋友的环保意识)的品格,就可引为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借重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