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杨军 《唐都学刊》2009,25(3):79-82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从党的二大以后到大革命时期,他结合自己从事工人运动的丰富实践经验,连续发表理论文章,就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权、同盟军以及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终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2.
上党战役从1945年8月开始,至同年10月结束。刘邓司令部9月20日至9月29日在长治县北天河村驻扎10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日,蒋介石在重庆以"谈判"作掩护,调动大批  相似文献   
43.
《求是学刊》2015,(6):23-30
海德格尔主体性思想及存在论的源头在哪里?国内外学术界大致流行三种观点:一是胡塞尔源头论;二是布伦塔诺源头论;三是亚里士多德源头论。上述三种流行观点都有依据,但却忽略了一个对其影响深远的思想源头,那就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家邓·司各特的个体性与单义性理论。最有力的文献学证据,即是1915年海德格尔本人发表的弗莱堡讲师资格论文《邓·司各特的范畴与意义理论》。在发掘司各特单义性理论的基础上,海德格尔通过将客观化的存在转化为此在,使逻辑学、形而上学与先验哲学被统摄在一个主体化与个体化的此在之中,将由衍生关系建立起来的先验存在结构转化为作为此在的先验视域与条件的时间结构,从而催生了《存在与时间》的诞生。  相似文献   
44.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6,(6):132-133
正《邓力群自述》(1915~1974)邓力群著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全书比较详细地记述了邓力群同志从幼年时期到投身革命,在经过延安时期、东北时期的革命斗争锻炼逐步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历程;比较详细地记述了邓力群同志为和平解  相似文献   
45.
2007年3月16至17日,“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来自美国、日本、中国港台地区的近百位海内外著名的宋史研究专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工会运动、无产阶级领导权以及联合战线等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一系列根本的确立 ,是有个逐步认识过程的。邓中夏孜孜追求以望改造中国社会并成就中国革命 ,从中进行了许多可贵的理论探索 ,为我党革命理论的成熟与确立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47.
从渝湘高速公路南川出口下道进城.远远可见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塑像,不由让人沉浸在南川解放时,刘邓大军入城的场景想象中。  相似文献   
48.
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会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中央委员会;二届中委由五人组成,根据留传至今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考证,这五人为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和高君宇。  相似文献   
49.
本文论述了耶稣会会士邓玉函于明末清初之际来到中国 ,逐渐背弃原来来华传教的初衷 ,转而帮助崇祯皇帝修历 ,并在中国大力传播天文学及医学知识。与此同时 ,他也把我国的医学知识传回了西方。最后 ,他与中国官吏学者王征共同合作写下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把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机械学基础知识传授给了中国人  相似文献   
50.
对汤显祖交游的研究,新城的邓远游(名渼)是汤晚年至为重要的忘年交,但论及者寥寥。汤的诗文涉及与邓的交往仅存三篇,但记下了他们结识的时间与因由,及他们在政治理想、诗文主张与品格爱好方面的声气相投。在汤去世的前四年,邓第二次探汤,并在玉茗堂从冬至住到翌年立夏,"尊酒疏灯,上下今昔",论文作诗,此等交谊难有第二人可匹。这半年,汤每逢时令佳节为邓作诗达十四首,他们欢娱的情景与深厚的情谊于斯概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