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2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97篇
人才学   9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93篇
理论方法论   248篇
综合类   4992篇
社会学   494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682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547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侠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早有,随时代发展又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特色。战乱频仍的南北朝时期,梁朝偏安南方一隅,其文人咏侠诗不仅反映出独特的时代风貌及前代文学影响,也体现出文人独特的心态及文风。文章从梁代文人咏侠诗的审美现象--诗中豪气、地理及季节特点、侠的佩带物及表现的知遇情结,仍可找出诗中深藏的文化根源,及梁代文人咏侠诗得以呈现别具一格的审美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52.
本文在对诗人静如的诗歌文本进行了详细考察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其诗歌所呈示的特质。  相似文献   
53.
李白一生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月下的李白,充满了对故乡、故人的深情眷念;对平民、女性的朴素情怀;对人生、宇宙的深沉思索;对诗意人生、精神家园的执著追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的伦理情感、生命关怀、宇宙意识、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54.
叶芝诗歌以东方神秘主义的象征著称于世。玫瑰、狮身人面怪、天鹅和螺旋是叶芝诗歌中具有凸现主题意义的意象。其来源有二 ,对《旧约圣经》抒情诗风格的继承是叶芝诗歌抒情性的直接来源 ,东方神秘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对中国和日本诗歌的模仿学习是叶芝诗歌抒情性的间接来源  相似文献   
55.
朱枝富同志花多年工夫精心编撰的五本洋洋百万言七绝名诗赏析系列丛书 ,最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这是作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又一串硕果。枝富同志于 1 977年初考入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当时我为他所在的班级开设文学理论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他这两门课程功底扎实 ,那时就撰写了《七绝精华百首赏析》书稿和有关《史记》的论文 ,这为他后来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年 ,我应枝富同志之约 ,为他这套系列丛书写篇序言 ,因此首先得以通阅书稿。在细细玩味咀嚼的基础上 ,我深感这是一套有特色见功力的古代诗歌鉴赏丛书 ,从中看出作者…  相似文献   
56.
王维努力开拓诗歌创作题材 ,努力实现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改变了当时诗歌创作风格比较单一的体制。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雄浑与冲淡的意境、风格 ;边塞、杂咏诗以劲健的风格为主 ;酬唱赠答诗的语言风格大多委曲、含蓄 ,时而风格洗炼 ;送别诗包含豪放与悲慨等风格、情调 ;咏史、闺怨、相思诗呈现典雅、纤 禾农、自然等风格  相似文献   
57.
山谷诗内诠     
黄庭坚深受禅宗影响 ,其作品往往有较浓的禅味 ,或者喜欢在作品中使用禅宗或佛教典故 ,加上其用典灵活隐晦 ,往往让人难以得其真意。如果典故本意未明 ,就不能准确地理解黄庭坚的作品。古代注家在这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但错漏之处也在所难免 ,文章以具体例子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该文坚持中西文化互阐的立场,揭示郭沫若早期诗学话语建构的真相其“无目的”论诗学话语的建构就奠基在中西文化的比照参证之中。郭沫若在倡导文艺“无目的”的同时,并不反对文艺的功利性,有时甚至不惜夸大文艺的社会作用,看起来两相矛盾,但实际上是郭沫若以“人格”为中介,强调个性人格的自然流露与社会性的自然转化,既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又不忽视文艺的特殊规律的结果。  相似文献   
59.
论谢榛的诗歌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榛在他长期的诗歌理论研究和诗歌创作实践中 ,拟古而不泥古 ,重视语言的整体效果 ,反对使用生僻字、粗俗字 ,重视同义词的选用 ,注意“实字”和“虚字”的比例 ;他将音韵分为“平易”、“粗俗”和“艰险”三类 ,指出利弊 ,分析了四声“抑”、“扬”在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闻一多曾接受过象征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其诗论中有关象征的论述和诗歌创作中的象征笔法,呈示出闻一多诗歌的象征艺术倾向。深入研究这一艺术倾向,对于把握闻一多诗歌艺术的丰富性及其对新诗艺术发展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