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8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清代对四品以下官员实行记俸升转的办法,即按照官员任职年限,年满方可升转,因此对于"俸年"的计算就成为清代官制史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按照官缺不同,记俸分为京俸、腹俸、边俸三种,在标准上有所折算。因事离职的官员,其俸年接算方式也有所不同。这一制度以时间为衡量标准,有一定的公平性,但是在实际行政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弊端:比如缺乏效率,升途壅滞等。清代为了完善这一制度,做了一些补充性规定和小范围改革。本文由清代"俸年"标准形成入手,探讨了清代官员的俸年计算方式,以及"俸满"对其仕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郭象是以其《庄子注》流芳于世的。魏晋时期 ,庄学大盛 ,谈者云起 ,注家星布。于诸家注释之中 ,郭象特会庄生之旨 ,不仅对《庄子》之篇目进行分并改隶 ,厘析编定 ,而且对其义理也适应时代和学术发展的要求予以阐发 ,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性分”观念是郭象在注释《庄子》的过程中所提出的重要思想主张 ,集中反映了郭象理论体系的某些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3.
论述了凸轮轴自动检测仪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凸轮对称中心线寻优法,各采样点绝对升程值获取法以及利用N次谐波曲线拟合法求取凸轮节点升程误差及误差曲线。  相似文献   
94.
暴庆刚 《江淮论坛》2007,(2):105-109
向秀、郭象之逍遥义长期独霸魏晋士林,为时人所无法超越.支遁之逍遥新义即针对向秀、郭象之逍遥义而发,并最终取向、郭义而代之.支遁之逍遥新义具有鲜明的社会道德指向,其之所以能够胜出,有三种可能:一是支理才藻奇绝,花烂映发,富于美感;二是支理以人性恶解释向秀、郭象逍遥义,揭示出其有可能造成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背离;三是支理对“心”与“性”进行了否定性的剥离,将逍遥从横向的普遍性扭转为纵向的境界提升,使逍遥之境更为纯粹刚拔,从而为思想界注入一股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95.
郭象的"因循"思想,迄今仍为人所遗忘.因循以万物为对象,以自然无为为内质,以个体的性分自足为理论依据,其现实演绎是政治生活里的"任其所能"和社会教化中的"曲成而不遗".因循并非单纯的被动,而是"因其性而任之"等"因"‘任"的双动结构,动2(任)的运作多少消解了动1(因)的被动性.  相似文献   
96.
王晓毅 《文史哲》2005,(6):19-24
郭象认为,“性分”与“时遇”的结合构成了人的命运。由于“时遇”的本质是众生的“性分”所致,且无法探究,因此将个人的“性分”视为命运的终极动因,并以“致命由己”为题概括其命运论。该论彻底否定一切宇宙神秘力量存在,是汉唐之际无神论命运学说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97.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加快适应国家对人才结构的调整,更好地促进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该文对安全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量增质升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制定、校企协同育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加大学位论文的监管5个方面保证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培养质量也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8.
秦晋楠 《理论界》2022,(5):72-78
郭象对教育的看法服从于他对理想秩序的描摹勾勒。在郭象看来,一个人要想达到逍遥有两个必要条件:适性自足、明王在上。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与分位,任何想要超越它的“希幸”郭象均不主张。另一方面,只有明王在上,有待者才可得逍遥。在郭象的哲学中,我们能想象的只有万民凭借着圣王的不教之教,在礼乐的范围内,向着自身性分边界内的某些可能进行提升。郭象断然否定了孔子开启的儒家式的教育理念。在郭象的哲学中,教育没有了超越性与批判性,仅仅作为权力与统治的一部分被接纳为可能。  相似文献   
99.
"知识增量"作为一个有瑕疵的概念,没有反映出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实质,对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具有误导性,应当正名为"知识升质"。"知识升质"就是研究者对学术材料赋予新的组合形式,从而实现知识在"质"上的突破和创新。只有学术原创作品才配称得上"知识升质",它在本质上是天赋形式和经验内容的统一。我国法学研究的现状是"增量"胜于"升质",重"数量"而轻"质量"",体积"大而"密度"小,法学研究量多质差,大而不强,肥胖臃肿呈现病态。实现法学研究由"知识增量"向"知识升质"的转变,关键是改变学术评价体系和人才选拔方式。  相似文献   
100.
郭象哲学对汉代元气论与王弼"无"之本体论的转换,不但消解了万物外在的生成根据,而且宣告了一种新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诞生。万物个性之"有"无所归因的自然自在,揭示的是生命初始状态的偶在性与独一无二性。万物任性而动的自动机制,彰显的是生命生存模式的率性自由与独立自足。万物适性逍遥与独化于玄冥之境,呈现的是生命境界的个体自得与并存和谐。郭象哲学的个体生命意识不但可视为对晋人个体生命风度的理论概括,其所开拓出的"个体间"关系亦可视为中国文化上的一种新型"群己"关系。不过,郭象侧重把生命意识奠基于个体的自发、自动本性而非自觉、能动心性,导致的是生命精神超越维度的欠缺。同时,在一个玄冥关系已然破碎的现实社会,郭象倡言的生命和谐之境也只能是一种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