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弊之辩     
《新世纪领导者》2009,(8):64-64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湖南日前提拔19位县委书记为副厅级引发热议。湖南出台此政策的背景是:今年4月,中组部颁布《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这是数十年来第一部专门关于县委书记的中央文件。  相似文献   
52.
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个年代?我想到一个唐朝人:段成式。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志怪笔记《酉阳杂俎》的作者。该书集合了众多现代元素:奇幻、惊悚、异闻、娱乐、八卦,完全是一份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唐朝都市报。  相似文献   
53.
“做新主流媒体”,这是时下不少都市类报纸喊出的响亮口号。如《华西都市报》2002年提出“二次创业”的设想:在原来颇具晚报性质的都市报的基础之上,打造全新的严肃报纸。[1]《南方都市报》“提到一个理念‘从强大走向伟大’”做“新主流媒体”。主流传媒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2],要求不仅发行量大而且影响力高。世界成功的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发行量并不大,但是公认的主流。中国入世后,面临国际传媒大鳄的强烈…  相似文献   
54.
2007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福建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榜上有名。同一天,福建农科院两名退休研究员给著名打假网站新语丝发去邮件,称谢华安有论文是抄袭他作而成。谢华安.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因为培育出高产抗瘟质优、种植面积连续16年冠居全国的“汕优63”而在业内颇负盛名(据《南方都市报》2008年1月13日报道)。  相似文献   
55.
2010年7月14日南都<增设内部机构安置超编官员>一文引发了基层公务员的共鸣.一些年轻的公务员表示,虽然深圳一直强调不会制约干部的发展空间和打击公务员的士气,但事实上却造成上升渠道狭窄,安置处级以上官员都成困难,这让年轻的基层公务员感觉晋升无望.(<南方都市报>2010年7月15日)  相似文献   
56.
赵锐 《金陵瞭望》2008,(10):65-66
南京晓庄学院的邵建先生始终把自己定义为“边缘人”。其实。他可是国内颇有名气的人文学者及时评作家,在“一南一北”的《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亮相频频,口碑颇著。今年以来,邵氏新著《瞧,这人——日记、书信、年谱中的胡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二十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1月版)甫一问世.就受到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近水楼台先得月.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以西宁地区的《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西海商报》三家报纸为研究对象,通过版面、栏目设置和内容的比较分析,认为三家报纸趋同性现象严重,都市化程度不够,缺少特色和个性。同时对西宁地区都市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9.
平民化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要求,也是都市报在报业市场中的制胜法宝,然而其平民化背后日益显现的媚俗倾向,令人担忧.这一倾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对一些丑闻、献媚名人、取悦市人、离奇古怪的社会新闻的报道数量大幅增加;为片面追求爆炸性,新闻标题制作缺乏应有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耸人听闻、哗众取宠来博一时的轰动效应;对所谓"热点"猛炒爆炒.社会传媒作为"社会公器",理应承担起社会守望者的角色,这一媚俗倾向值得反省.  相似文献   
60.
都市报主流化与其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小报养大报的报业现状以及定位于有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以及消费话语权的主流人群有关.但都市下的市民社会是多元社会,都市报只有在多个细分市场中采取多元定位策略,才能在争取更多市场机会的同时,也承载市民的多元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