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诗集中有不少直接以死为题的诗,表现了西方人对死亡的热切关注。但不同的是,里尔克并不仅仅沉醉在死或夜的审美意境中,他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乃是生命意志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在死亡的角度上反思生命的意义,死亡在大自然和人类恒新恒异的发展进程中显示了真和善的积极意义;孤独的生命现象又不可能是真正孤独的,它是在一种看似寂寞的生命当中体现出广阔而普遍的精神。面对死亡向人类展开的全部艰涩和困顿,里尔克阐明了他智性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悦尔 《温州瞭望》2016,(5):102-103
正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比如看上几天的书……书的不同,渐渐成为视角的不同,而换一个角度看待世界,不正是很多人深夜里思考的事么。本期奉上7部新书,从后苏联的时代图景到充满惊叹号的非洲之旅,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名画《金翅雀》到画家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还有德语诗歌王者里尔克写给青年的诗歌、影评人木卫二发现的多种电影、以及京都手艺人的匠  相似文献   
13.
里尔克晚期代表作《杜伊诺哀歌》是诗人一生的经验和思辩的结晶。无论是语言的创意,还是思想的深蕴,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遗憾的是,通过对照原文,参考德国著名学者对《哀歌》的阐释,仔细通读各个译本,可发现译者在对原文的理解上大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以译文的准确性为重点,取第九首《哀歌》为例,比较绿原和李魁贤先生的译本,可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提出对《哀歌》翻译和接受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小默 《伴侣(A版)》2015,(2):50-50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
  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景象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  相似文献   
15.
吴晓波 《今日南国》2014,(12):37-37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情景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竞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相似文献   
16.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对中国的现代新诗影响深远,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曾被引介入华。然而,他的一部带有精神自传体色彩的长篇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手记》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梁宗岱、冯至引入,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梳爬国外的研究综述,勾勒此书的研究重心和研究前景,以便为将来的国内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冯至与里尔克的关系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如果从存在主义视域来考量会获得新的思路和启示。首先,里尔克试图在“存在”的世界通过“事物诗”的创造,赋予艺术永恒的品质;而冯至的《十四行集》中“事物”不仅作为艺术创造的起点,更被视为可以通过语言的命名而具有向人显示存在意义的能力。其次,《十四行集》与里尔克诗歌的对应性关系还体现在对诗歌表现方式、诗歌功能的共识上。更应看到,存在主义哲思固然让冯至脱离了浅层的诗意缠绕而走向了生命存在的深度,而传统的审美文化也使《十四行集》摆脱里尔克诗歌的玄奥与抽象,为冯至的存在主义的诗歌理念提供了本土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里尔克诗歌博大深沉,对“物”的“真实性”存在领悟透辟,艺术风格上的与众不同之处则在于其诗作鲜明的造型艺术特色。本文主要围绕其造型艺术特色的形成过程兼及中期里尔克的诗歌理论及内容表现作较全面的描述分析。  相似文献   
19.
周锋 《东南学术》2012,(1):237-244
与二十世纪初期德法现象学哲学思想相对应,里尔克在文学领域提出了"诗是经验"这一现象学命题,其内涵主要是通过"本质直观",返回"心灵的内在空间",在物我融合中达到宇宙精神,以恢复人与自然在原初状态下的同一关系,从而为现代世界中个体的生存寻求根据。但现象对里尔克来说主要是主观精神的创造物,而不是现实的生活世界,诗与现实人生合一的理想更能体现出人类艺术自觉自由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20.
里尔克的现代派诗学对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思潮有着重大影响。里尔克的诗学直接促成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发生诗性思维的转向,同时它也间接地影响了萨特的文学创作和前期存在主义思想。不过,海德格尔与萨特在接受里尔克诗学的方式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