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3 毫秒
21.
本文从冯至诗中表现的个体精神的分析入手,论述了冯至《十四行集》对里尔克的接受与转化。在里尔克所擅长表现的两大主题:荒诞的存在与超越,死亡与新生中,冯至对里尔克的思想都有所继承,但由于二者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各自诗风的差异。  相似文献   
22.
汉语中的里尔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里尔克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最重要的文学事件之一。从冯至开始,中国现代诗人以里尔克为范本努力建立一种涉及到心灵的奥秘、敏感和警觉的诗歌。无庸置疑,这种努力产生并凸现了新诗历史中的一种最有文化价值的艺术传统。这种艺术传统展示了具有震撼力的诗歌实践;更主要的是,它带来了新的人文观念,对心灵的持续的追寻包含着对时代的深入的揭示  相似文献   
23.
冯至的《十四行集》关于生命的体验与感悟,受到里尔克的启发。以往论者多论及《十四行集》在诗歌体式、诗学观念和审美方式上所受里尔克的影响,较少关注接受之后的变异和转化。《十四行集》化用西方诗体,吸纳经验诗学,但审美触角扎根于本土现实和诗学传统,在诗歌体式、诗学观念和审美方式上完成对西方现代象征诗学的变异与转化,显现了中国经验和特质。  相似文献   
24.
陈均 《河北学刊》2007,27(1):143-147
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新诗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范型转换,即在诗学观念上由“情感”向“经验”的转换。这一诗学观念的转变,既表现为这一阶段对于艾略特、里尔克、瑞恰慈的译介,亦表现为诸多诗人与批评家的争论与不同的阐释。本文梳理了这一观念转变,并以若干“名言”为例,分析了“经验”之说的传播与确立,同时探讨了诗学观念转化在中国新诗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5.
里尔克明确指出:诗不是情感;“诗是经验”。里尔克的言说意味着告别传统浪漫主义诗学观和他自己早年诗歌创作的方式。但在这种“告别”中,它又仍然保留了浪漫主义的作者本体论观念。里尔克对超主体心性的“经验”的推崇,与传统再现论有类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它不属于“再现”。“经验”的超对象性、超实体性、超概念性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范畴上领会;海德格尔对里尔克的激赏也正因此而发。  相似文献   
26.
里尔克的诗《沉重的时刻》呈现了一个现代人的生命断片,不仅触及到其时代的痛点,更是对现代人"羸弱、荒诞和虚无"的生存感觉的特写。全诗共四节,每节分别以生命最基本的存在形态"哭"、"笑"、"走"、"死"为诗眼,藉以不断复返的修辞和意象,传达出诗人里尔克对现代人的存在乃偶在、无根和向死存在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27.
慢文化     
里尔克评价自己:“我是一个倾听的人、忍耐的人、主张缓慢发展的人。”电脑的普及,把所有的人都一齐带进一个缺乏耐性,不善等待的世界。  相似文献   
28.
西南联大诗人群的现代主义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大诗人群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他们不满足于新月派那样缺乏灵魂上的大起大落的后浪漫主义,在以艾略特、瓦雷里、里尔克、奥登等为代表的西方20世纪现代派诗歌那里,找到了与他们内在生命要求相适应的诗的观点与形式,由生命的"沉潜"进入了艺术的"沉潜"状态,完成了诗的观念的转变--由单纯的情感的宣泄到经验的传达.  相似文献   
29.
北岛在评价里尔克诗歌时,对译诗和原诗之间的距离缺乏警惕,这透露出他的某种"世界诗"观念,这一观念使得北岛的诗歌写作暗含一个"便于翻译"的维度,并与他后期诗歌写作的困境有一定关联;北岛对里尔克缺乏广泛和深入了解,在行文中过度倚重单本里尔克传记,在资料使用方面出现诸多错谬,对里尔克诗歌的理论阐发也含混不清;北岛对里尔克诗歌汉译情况较为陌生,他用以作为批判对象的译本并非现有最佳译本,同时,他在引用他人译本时也不够严谨。  相似文献   
30.
"物"在里尔克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物"是人的存在之所,是人的生命家园,人和"物"之间有一种原始的本原关系.但随着对象性思维的发展,人与"物"的天然关系被破坏了,人和"物"无家可归.因此,他们提出要看护"物",维护"物"的圆满自足,让"物"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但在世俗的功利活动中,"物"的物性消失不见了,只有在艺术作品中,"物"才能得到看护,才能成为"纯粹之物",秉有它的全部光辉与尊严,拥有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