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5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山西铭贤学校是1907年由孔祥熙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创办的原因主要是孔祥熙受到孙中山的教诲与启迪,坚定了办学的信念。弘扬欧柏林造福人类的精神,是办学的主旨。纪念庚子殉难传教士是办学的直接动机。而为国家培养人才则是办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2.
邓恩铭很早就形成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其中,社会改造、工人运动和民族文化保护,是最重要的内容.通过社会改造和工人运动,邓恩铭同志领导山东的工人进行革命运动,发展壮大山东的党细织;而民族文化保护思想,则体现了他对本民族及民间文化的深深热爱.  相似文献   
123.
柳宗元有个朋友叫王参元,家里失火,所有家产被烧个精光。按人之常情,朋友遇祸,应该安慰有加才是,而柳宗元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安慰,反而特去信表示祝贺,于是写了《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一文:“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馀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王铭铭事件”发生以后,我的心路历程恰如柳宗元得知他的朋友遇祸后一样,所以我就借用柳书中的三句话作为标题。1.先说“始闻而骇”。我想,始闻而骇者,天下绝非吕某一人而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者正不知凡几。我之所“骇”,是骇北大,不是…  相似文献   
124.
窦尼 《中华魂》2012,(12):61-63
国共合作语从容广州东山区文明路135号,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处重要的地标性建筑。距今88年前,中国国民党的"一大"就在这座钟楼礼堂里拉开了帷幕。今天的礼堂内部保留了当年的历史原貌,置身其中,仿佛时  相似文献   
125.
《元景造像记》又称《太和碑》,是一方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的北魏造像题记,由于受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致使该碑在碑学界的实际影响并不大。本文通过为该碑在中国书法发展史的坐标中进行定位的方式,找出了它在魏碑书法家族中所具备的诸多先进因素和优秀的个性品质,从而达到了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6.
作者按"诗经"原则,从西周铭文中"读"出诗四首,将不合诗韵的旧释"推陈出新"。"史墙盘"旧释有误处略作纠正,"术语解释"作说明。文章考证"庙"即"灵台",先哲在此测黄道而治平朔历。考证古人祭祀"北子"(月王),非时王之父。证"昭格"(各)为"昭阁",均以出土文物、遗址为凭证据。首创西周铭文学:以科学的西周年代学为前提,再以周文字、语规律讨论铭文内容,考证周史时自觉规范于二大学科部类中进行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7.
忽培元的《大庆赋》和《铁人铭》,以政治家的胸襟,以华美的文辞反映了大庆的历史与现实,塑造了铁人形象,讴歌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集体,在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时的势不可挡的意志和精神。从两篇作品宏大意象和深邃内涵表现出作者的思想高度和知性光芒。  相似文献   
128.
《元景造像记》又称《太和碑》,是一方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的北魏造像题记,由于受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致使该碑在碑学界的实际影响并不大.本文通过为该碑在中国书法发展史的坐标中进行定位的方式,找出了它在魏碑书法家族中所具备的诸多先进因素和优秀的个性品质,从而达到了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9.
论汉代颂赞铭箴与汉赋的同体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代,不仅辞赋繁盛,多种文学和文章体裁也得以发展、成熟.但因为其中颂赞铭箴关系密切,它们都追求文辞繁富,着重铺陈,行文上注重句式的整饬和用韵,在文体上有共同点,但用途则各不相同.文章试图从文体发展和社会作用等方面探讨汉代颂赞铭箴与汉赋同体异用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同构性与差异性,为汉代文学的文体研究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30.
陈文源 《社会科学》2006,(6):172-176
古代中越交往中,越南曾向中国贡献一种特殊贡品"代身金人".越南典籍将其解释为代偿"乌马儿"、"柳升"之命."代身金人"产生及历次进贡的背景说明,它是中国古代羁縻观念的物化延续,表明古代越南与中国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