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31.
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究竟为何物?小问题却关涉东西文化交流大事,由于缺乏直接材料,历来说法不一.晋唐时期学者以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断为佛像;近代学者进一步研究,有人认为是佛像,有人认为另有所指;当代有学者认为可能与祆教祭祀有关.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认为休屠王"祭天金人"当是佛像.  相似文献   
132.
结合文献记载和已有研究成果,对王子婴次炉、王子申盏、铸客器等九篇有铭楚铜器的国别、时代、铭文释读等问题作了较全面考察,对旧说或为辩驳,或为补证并提出一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33.
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杰出代表。他经历了由民主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转变过程,并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4.
铭贤学校作为山西近代教育的先驱之一,受到中国乐教传统和西方乐教思想的双重影响,重视"乐教"等美育形式,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铭贤歌集》为代表的铭贤学堂乐歌。这些学堂乐歌在铭贤学子接受美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导铭贤学子在自然审美中学会仰观俯察、生爱向善;在社会审美中学会爱国乐群、尚德励志;在艺术美中传承翰墨,最终达到陶冶性情、完善人格的美育目的。铭贤学堂乐歌的审美意蕴及其美育价值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作为一种思想,而且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形态而存在。山西铭贤学校诞生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部分,为中国培养了众多人才。对素质教育与铭贤学校教育思想进行探索性研究,从铭贤学校教育特色到现代素质教育进行思考,提出了培养学生奉献精神,注重学生日常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服务理念等铭贤办学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借鉴和启示,有利于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36.
137.
在中国古代社会,权力之影响无所不在、无所不至.它不仅适用于生者,而且延及于死者.对死者的墓志铭来说,不论是墓志的名称,抑或是墓志的正文与署名,均能发现“权力”之影响,体现出“权力文化”的渗透.在《黔江文史·墓志铭专辑》中,有不少墓志,仅分析其墓志“名称”就能透视权力的拥有、获取、性质等内容.在墓志“名称”中融入“权力文化”内容,体现了死者后人“光宗耀祖”的孝道观念,反映了时人的“门第阀阅”意识,更是中国社会中家国认同的权力张扬.  相似文献   
138.
在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书写往往被思考为语言的替代性工具。经由德里达等人的“书写革命”,书写被看作是意义不断生成、延异和播撒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南希赋予书写以意义、共在、外展、触感等更丰富的思考维度,将书写发展为“外铭写”。“外铭写”是意义超出意指或超出自身之后发出的声音和回响,是指向自身之外的无限出离和外展,它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和姿势。作为可被还原为根本觉的感官机制,触感既是身体的外展,又是意义的逻辑起点和发生方式。“外铭写”始终发生于界限之上,在对身体的触及和感触之中构成意义。在德里达之后,南希对书写的意义问题的思考,以及“外铭写”概念所显示出的对意义的外展、书写的触感化思想的诉求,极大地丰富了对书写概念的理解,获得了更为根本的存在论意义。系统地阐发南希的书写思想,既是对德里达之后书写思想余脉的重新体察,也是对书写与意义、书写与身体、书写与传统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再思考的思想回应。这无疑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当代西方艺术哲学思想中书写概念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9.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作为十三名代表之一的邓恩铭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自我革命思想,彰显了高度的自我革命精神.邓恩铭的自我革命思想萌生于其早期的家国情怀,在领导成立早期无产阶级组织中催生,完形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活动.最终形成了以自我革命方式、现实指向、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为主要内容的自我革命思想,即依托社会革命开展自我革命,忠于共产党人的革命者本色,坚定共产主义革命理想信念,积极健全党的制度建设等.分析邓恩铭自我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内涵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要求我们坚持自我革命拒斥"告别革命论",以党的自我革命促进新时代条件下伟大社会革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