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447篇
劳动科学   85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21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616篇
理论方法论   198篇
综合类   1286篇
社会学   410篇
统计学   2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1006篇
  2009年   1886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货币政策调控会先影响企业的风险偏好或风险容忍度,进而对企业的贷款行为产生影响。并且,金融危机冲击和货币政策调控会引起不同特征企业贷款行为的异质性反应。经验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显著引起我国企业风险承担的上升,而企业风险承担上升也显著引起其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加,中小企业、股权分散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其银行贷款规模对企业风险承担变化的反应更加敏感。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更加灵敏,而企业贷款规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大型企业、股权集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其基于企业风险承担传导的银行贷款行为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2.
    
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梳理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背景、危机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应对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内生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制度,这些政策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市场并带动了经济迅速反弹,但由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两国救市政策的边际作用有限,且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效果.总结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建议中国政府应处理好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以解决四万亿投资政策的遗留问题,提前布局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理想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2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又连锁引发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损失惨重,而德国受到的冲击却相对较小,危机过后恢复较快。究其原因,美国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住房价格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长达10年的上涨,而德国的住房价格则长期保持稳定,且低于长期利率和GDP增长率。本文通过揭示房价波动与金融危机形成的作用机制,总结德国稳定房价的经验,提出中国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正作者:张维迎著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于市场体系自身包含着反市场的力量——政府。这是一种"异化"。市场要有效地运行,不能没有政府;但政府力量的扩展,可能导致市场本身的毁灭。因此,如何在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有效地节制政府对市场的破坏,是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面临的难题。该书收录了张  相似文献   
25.
金融危机凸显了西方公司价值观的局限,不单给他们带来了财富的损失,还带来了价值观上的困惑,这正好对于传统文化上强调以信为先以及和谐社会的中国带来了难得的机会。汉朝人刘向在《列仙传》中写道:"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紫气东来"这句成语就出典于此。在发达国家爆发金融经济危机以来,国际人才的流动可望有些逆转,只要抓住机会,作为新兴经济体也可能走出自己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26.
黄永忠 《老年人》2012,(3):16-17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全球经济似乎已步入"后危机时代"。然而从2009年年底开始,主权债务危机开始浮出水面。先是迪拜债务危机,后是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更是出现了向法国等核心国家蔓延的势  相似文献   
27.
危机期间,诸多银行遭遇了流动性危机,向央行寻求流动性支持,问题银行被迫接受救援、兼并或处置,充分暴露此前流动性风险问题未引起足够关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准确度和有效性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降低流动性风险,预防流动性危机,深入分析和评述各个国家的流动性监管实践及其变化,对于研究全球流动性监管框架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2,(36):10-10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加深,其连锁效应已扩散至远东,中国的工业产值正以最快的速度收缩。中国政府低估了经济下滑的速度,总是跟在曲线的后面。今夏硬着陆的迹象变得越来越明显。中国政府必须加快政策放松以稳增长。  相似文献   
29.
[摘要]随着经济的复苏,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风险逐渐远去,我国消费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也势必发生改变。本文从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系统综述出发,应用其解释我国当前出现的消费现象,试图说明我国消费者心理及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及未来趋势,系统把握消费需求发展方向,为采取有效的消费政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随着人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枯竭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全球性蔓延,部分行业经济效益出现大幅度的下滑,甚至亏损。所以,积极推进科学发展,全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为企业生产获取利润的最有效途径。统计部门的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