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10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890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弗兰纳里·奥康纳被誉为自威廉·福克纳以来美国南方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范围涉及较广;而国内的研究起初多是紧步国外研究的后尘,近年来研究视角愈发宽泛,但仍存在若干不足。对国内外研究做一综述,梳理出奥康纳研究的整体发展态势、有助于日后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22.
喜歌即司礼人顺应婚礼程序吟唱或念诵的与习俗活动意图相应的喜歌喜词,是婚嫁礼仪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尤以婚礼正日关涉女性受礼者最为密集.过渡礼仪是传统婚礼中女性受礼者状态转化的重要机制,它依次由分隔礼仪、边缘礼仪、聚合礼仪构成.婚礼正日在整个婚礼中属聚合阶段,从皖北喜歌中婚礼正日女性的聚合礼仪可以发现:握纂、哭嫁为女性脱离原在世界的分隔礼仪;上轿、撒豆谷、转席是女性边缘阶段的呈现;拜堂、挑褡头、交心盏、闹洞房、撒床、点灯属于女性加入夫家的聚合礼仪.不过,三者之中聚合礼仪最为突出,既反映聚合礼仪仍可析出较小的过渡礼仪进程模式,同时也折射出传统婚姻缔结及过渡礼仪实施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3.
抗日战争时期《赤旗歌》(又称《红旗歌》)在东北乃至全国各民族抗日军民中广为传唱,成为抗日战士赴汤蹈火、英勇献身的强大精神武器.然而,《赤旗歌》并非东北中朝抗日军民首创,其国外渊源有迹可循,从"放送者"到"接受者"的传播途径颇为曲折复杂,同时在其流传过程中从歌词内涵到音乐形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因此,跨越国界、时空的《赤旗歌》既是渊源学的最好研究对象,又是反映20世纪上半叶国际共产主义理想所具有的强烈时代感召力以及音乐所具有的"世界性"的最好范本.通过对《赤旗歌》在抗战时期东北各民族抗日军民中的广泛流传及对其渊源的追溯,可以揭示中国朝鲜族抗日歌曲背后的文化现象及当时人们的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4.
人生如歌,岁月如歌,往事亦如歌——这样的歌,有吋激越,有吋低沉;有吋令人振奋,有时令人扼腕;有吋让人一次次忆起,有吋又让人不忍回想……伟人的经历令人景仰,而平凡人的人生则让我们感到亲切。  相似文献   
25.
一个民族的歌唱习惯与叙事方式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改变都与其文学主体追求新与异的表达方式有关.仫佬族字句歌的产生,字句歌体式与宋词元曲之间存在着形式、韵味、风格上的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仫佬族民间口传在努力寻求本民族文学发展之途径,是其文学自觉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26.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品。它通过一个黑人的寻根之旅来揭示了一个不同种族之间所蕴含的深刻的爱的主题。本文主要探讨《所罗门之歌》中爱的主题表达以及作品所具有的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27.
2月19日,由著名批评家顾丞峰策划的"何琦作品展"在南京艺事后素美术馆开幕。何琦是著名的旅美艺术家,原为南京金陵神学院教授,他成长于南京,曾经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德国汉堡艺术学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是中国基督教界的第一位艺术学博士。画展开幕式是在南京金陵神学院唱诗班吟唱的圣咏乐声中开始的,这种强烈的仪式感让人找回了久...  相似文献   
28.
爱升 《新天地》2012,(4):11
2011年底,张艺谋的一部《金陵十三钗》再次轰动中国影坛。在人物塑造方面,电影中的十三妓女与旋律优美的古曲《秦淮景》交相辉映,意味深长。一部电影的幕后故事,常常鲜为人知。这些"谋女郎们"大都是85后或90后,没经生活历练,却能把观众"带入"到旧时代的生活味道里去,让大家看到旧社会的风尘女子。这幕后就有著名艺术家——八旬影后金雅琴老师的功劳。这还要从60年前的一部话剧说起:  相似文献   
29.
关继尧 《老年人》2012,(5):34-35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在2012年新年第一周里,票房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成为2011年度华语影片年度座次冠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部巨片后面,有一位八旬老人的辛劳付出为影片增色不少,她就是被人们称为"影后"的金雅琴。  相似文献   
30.
侗族河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河歌简要介绍的文献虽多但并没对河歌进行深入的研究。虽然近几年对河歌的研究涉及到起源问题、河歌结构、河歌功用、河歌艺术节以及河歌与京族情歌进行比较等方面,但研究还需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努力。对研究河歌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点评,揭示河歌的本质规定性,指出河歌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展望未来的河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