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4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96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1007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4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变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在从“文本”范式向“人本”范式转变;从主体中心模式向主体性转变;由经验形态向科学形态与学科形态转化;从重视单一的意识形态目标向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转变,以单一理论课课堂教育为主向重视各门课的育人作用转变;从救火式模式向育人模式、前瞻模式转变;从以传统课堂教育为载体为主向校园文化与网络为主的现代载体转变;思政队伍由在实践中摸索成长向专业化培养成才的转变;由封闭的学校教育向注重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合力构建的转变。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32.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家,他所研究和阐述的一系列课题,对现代传播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哈贝马斯的传播理论时,几乎都是抽取其论著中与传播学内容比较相近的论题进行孤立的探讨,而不是把它们置于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体系中进行考察.如果从哲学层面以一种整体的、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理解哈贝马斯的传播思想,可以发现,当哈贝马斯从"工具理性"批判走向"交往理性"时,也必然带来媒介批判视角的转向.这种双重变奏,对当代传播学批判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矛盾不可避免,解决的途径并不是用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依据主体问性哲学所昭示的主体-主体的思维方式,城市原住民和城市新成员具有同样的主体地位,他们之的关系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关系.他们各自承栽的文化也不存在核心和边缘的区别,更不是谁战胜谁、谁统治谁的问题.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融合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这种融合是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互动中实现的,归根结底依赖于不同文化承载主体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  相似文献   
34.
久雄的《新文学概论》是较早介绍西方文学理论的教材之一,也是最先被引进到中国的文学理论著作之一。《新文学概论》对中国20世纪文学原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书写体例,理论视域和思想资源的拓展与启发等。但由于其学理性较差,误导也是明显而长久的,主要表现在偏执于文学的社会学视野的理论建构,原理文本没有创作论的位置,僵硬地恪守片面的哲学认识论等等方面,这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使其成为研究、反思中国20世纪文学原理文本写作史绕不过的话题。  相似文献   
35.
在希区柯克的影片中,《历劫佳人》是较少被探讨的一部.运用拉康—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从主体性角度探讨女主人公的女性身份问题.她在与自身镜中映像的想象性关系中,在与仆人以及男性的符号网络中构建了有效的主体身份,在他者的注视下凝定了自我的位置.同时,她在“缺场”的状态中成为他者要求的客体,从而进入“要求之辩证”,作为男性的媒介确立着他们欲望的坐标系.  相似文献   
36.
现代性的困境就是统一性规范的缺失,而造成这一困境的深刻的根源就是启蒙理性二元对立的逻辑,也就是以主体性原则为中心的意识哲学范式.要在深层解决现代性与启蒙理性的纠缠关系,一方面启蒙理性导致了现代性的困境,而另一方面也正是启蒙理性为现代性困境的解决提供了出路.  相似文献   
37.
将协作性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创新型策略和政策工具引入中国地方政府关系的发展实践中,既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回应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外溢、缩小地区阃差距的客观需要,同时还可产生资源聚集、优势互补、经验共享、责任共担等主观效应.而实现协作性公共服务的基本路径,则包括以项目导向型的协作模式作为政策工具选择、构建政府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完善政府协作的法律框架、构建政府公共信息互通网络等四个维度的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38.
马克思辩证法:一种关系间性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辩证法的思维方武,其实质是一种关系闻性的思维方式.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意味着一种总体性的"关系性",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关系.马克思对许多问题的理解都打上了"关系性"的烙印.伴随着关系性的思维方式的建立,马克思对传统实体存在论进行了根本性颠覆,进而确立了一种关系存在论.  相似文献   
39.
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蕴含着丰富的主体性思想,体现了当代西方哲学领域的主体性转向对美学研究的深刻影响.这一思想是以杜夫海纳建基于审美经验领域的审美知觉意向性为基础和导引,在对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中,通过由浅入深的多重维度,由特征形态演化为思想范式的.可以说,审美经验现象学的理论大厦正是在这种主体性整体构思中被精心构筑的.国内美学界对杜夫海纳美学的研究虽已较为广泛而深入,却罕见对这一主体性思想的自觉揭示.事实上,主体性思想是理解杜夫海纳美学的一把钥匙,通过探讨"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的互为存在"、"对象‘准主体'与欣赏主体的相遇交往"及"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交流对话及其复数化"三个层层深入的逻辑维度,具体揭示这一思想及其演化发展的过程,可以弥补相关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40.
随着当代动画应用领域的扩展,动画的概念范畴已经从传统的影视动画拓展到一切采用动画作为视觉表征的媒介形式。这使得动画融合了三种媒介性质:绘画性、电影性与新媒体性。从媒体性与审美生产的现代性视域解读动画,20世纪上半叶的动画在审美取向上呈现出抽象美学与消费娱乐的两极化,而此两极化的特点在当代动画中正在消解,艺术性与娱乐性前所未有地熔接在新时代的动画影像中,高效的艺术生产成为当代动画的主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