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3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6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59篇
丛书文集   2244篇
理论方法论   230篇
综合类   4403篇
社会学   269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访谈从21世纪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入手,塔龙-于贡教授指出"美的艺术"研究的三大领域:艺术史、艺术哲学和艺术批评,由此出现了三种研究方法论:历史研究、知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如果将中西比较也纳入其内,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比较研究业已成为一个极具生产性的知识领域。自60年代"法国理论"一直主导着西方哲学和美学,随着一代思想家的离去,取代"法国理论"的"意大利思潮"应运而生。而传统的欧陆理性主义和英美经验主义的对峙日渐模糊,相互吸纳和相互影响重塑了西方美学的版图。所以跨学科研究也是当代知识生产的一个主导趋势,作为传统人文学科的美学,日益与带有社会科学特性的human sciences相关,其他学科深入艺术研究俨然已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2.
万欣 《浙江学刊》2012,(1):176-179
本文试图从身体美学的维度来诠释音乐欣赏的体验性特征和身体主动参与、卷入所导致的审美陶醉状态。没有孤悬于肉身之外的心灵,也没有一味蠢动毫无性灵的身体,审美经验是一体化的身心所创造出来的一个世界,这样的经验具有连续性、浑整性。"身体美学"有助于给音乐创作和欣赏(审美判断)提供生理学意义上的尺度。  相似文献   
123.
[摘要]高唐神女作为一个虚构的女性美形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战国后期人们对女性美的理想要求。高唐神女的身体美学意蕴的丰富性在于,她的出场既是男权意识驱使下的女性美想象,又与人类文化中的女性崇拜有关。前者生动地诠释了“女性美的男性制造”的美学内涵,后者则反映了女性独特的性别美学优势,对女性的颂扬实质上是透过她们的美丽向人世间最美好、最神圣的精神作由衷的礼赞。  相似文献   
124.
"生存超越美学"是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强调文艺活动与人的生存超越之间的本体关联的一类文艺本体论的统称。生存超越美学阵营中的诸流派虽然一致主张从人的生存的立场出发来理解文艺的本体,认为审美和艺术应当立足于人的生存并引导着我们生存的超越,然而落实到超越的具体途径和终极目的上,又往往是以某种精神的自由高翔或宗教精神为其特征,而无法真正体现其所主张的"生存超越"。究其原因,就在于对"生存论"以及"生存本体"理解上的偏差。因此,重新考察"生存论"的理论内涵及其美学体现,对于我们揭示"审美超越"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指归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5.
如果将中国美学的研究置于一个立体的结构中,那么不仅哲学的、美学的、作品的层面这三者不可或缺、交互证明、失之则偏,而且如下几种理论也需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礼乐论、宇宙论、自然论、才性论、意境论、理气论、心性论、身心论与生命论。本文所要探讨的意境论是这诸多理论中特别  相似文献   
126.
大多数声乐演唱者重实践、轻理论,而大部分理论研究者则因对具体实践的欠缺,无法使音乐美学的理论研究达到更深层次的表达。所以,采取将音乐美学理论研究与具体演唱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思路,有利于研究成果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7.
美学与审美学是两个存在差异的学术范畴,由于西语只有aesthetics一个术语,致使长期以来二者混淆在一起。为了厘清二者的边界,为美学的复兴开辟道路,为美学正名成为当务之急。学界通常所谓的aesthetics("美学")其实是"审美学","美学"应该另有其名。两百年来,美学家为"美学"创造了多个名字,其中以callology最为恰当。但是,真正最为恰切精当的"美学"一词是源自古希腊的philocaly(爱美之学)。  相似文献   
128.
构建中国形式美学的前提条件是已经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形式论传统。中国学人对作为思想方法、知识原理、存在根基的形式分析精神的三重误解与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学科建设的系统化、科学化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对先验形式如何回应关乎形式美学理论的普适性。象家族改造与新生的实质在于主动摄取、融会西方形式理性精神,即引入先验维度、加强形式分析、扩展构型力量、建立批判理性、重视语言之维、追求体系形态。  相似文献   
129.
现在的人们不再简单的将室内设计仅仅局限于应用功能上,他们已经将生活化的日常需求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从而来实现环保、效率、科技和文化的统一结合。所有说现代美学理论对于当代室内设计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0.
审美经验,是审美意识中的一种心理意识和心理能力。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判断是由外向内的发现。通过对音乐审美经验及其美学特征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艺术的创造、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的整体把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