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70篇
社会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正"司岁备物"出自《黄帝内经》,说的是美食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选择食材。因此,搭配时令水果,正是燕窝养生的上上之选。燕窝美食搭配自古就特别有讲究。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腻杂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所以,一般的燕窝美食,口味以清新恬淡为佳。各种天然的时令水果正是燕窝的最佳搭档。香港的"燕窝教父"黄伯权曾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娓娓  相似文献   
162.
:《 韩诗外传》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先秦时期所形成的神灵信仰,承认神灵作为一种人格化的主宰干预并控制着人世的生产与生活。而以天或天神为主导的神灵对人事的影响遵循着赏善罚恶的原则。但同时,《 韩诗外传》又通过一种感应论的阐述削弱了神灵的权能及意志,并借由阴阳之说为天人感应及其维系的善恶报偿赋予了新的依据。《 韩诗外传》对神灵的矛盾态度也体现在对祭祀的理解中,《 韩诗外传》一方面承认祭祀讨好神灵的效用,另一方面又认为祭祀有助于维系、彰显礼乐伦常所需要的某些情感,具有教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3.
西汉《周易》经学经孟喜、焦延寿、京房等人的努力,发生了阴阳灾异化的转向。这一转向肇端于宣帝时的魏相、孟喜,至元帝朝京氏《易》立于学官,始成就经学的地位。而之前立于学官的孟喜《易》仍然保持汉初儒门易学的宗旨,与京房假托的孟京之学并存。京氏《易》的官方化,得益于彼时阴阳灾异说的盛行。同时,它又反过来改变了西汉《周易》经学的格局,造成了《易》与律历之学的杂糅,导致《易》在五经之中地位的提升,最终经刘歆等人的努力而推出《易》为五经之原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64.
广义的实践概念是一种生命实践的概念,而生命实践理应包括能动性与受动性这两个方面。在人类哲学史上,生命实践的这一双重维度不仅体现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灵与肉之间,不仅体现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现象学式的身体行为与实用主义式的身体行为之间,亦以所谓的儒道之辨、所谓的理学、心学之辨贯彻于整个中国古代的践行理论讨论之中。其实,正如古人的阴阳合德思想表明的那样,能动性和受动性双方在人类生命实践中始终是须臾不可分的,任何完善而完美的人类生命实践活动都是能受一体活动的体现。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克服现代实践观中日益膨胀的唯心主义,也为我们走出现代主义文明与后现代主义文明的两难选择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5.
《老年世界》2011,(6):40-40
养生一词源自道家《庄子》一书,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黄帝内经》已有著述。中医养生主张的“阴阳平衡,动静相生,天人合一,形神兼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饮食,调情志,调和气血,补益五脏,道法自然,自然养生,人体自我调节,利用外部刺激盈补人体内部缺失”等理论在当代诸多养生理论中随处可见。因此,当我们重拾传统养生方法时。实际是在体验最古老、最正宗的养生秘法。  相似文献   
166.
天人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问题之一,汉代哲学就是围绕天人问题展开的。董仲舒以"天"为本,运用阴阳五行说使"天"与"人"建立起同类相感、相应的"天人感应"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成为汉代"大一统"政治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依据,在中国传统天人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7.
《周易》阴阳感应思想是理解《周易》治理之道的关键,《周易》治理之道建立在《周易》的礼治与德治、法治相结合的综合协同治理思想基础之上。《周易》的阴阳感应以礼乐为规范,礼治与德治的精神建立在阴阳感应的基础之上,《周易》的阴阳感应思想为礼乐制度的制定,以及礼制礼治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民众心理基础与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8.
陈桂枝 《阴山学刊》2007,20(2):66-70
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本善,先天赋之而有四德”。客观上,环境影响人性后天发展,主观因素是造成后天善恶悬殊的内在原因。需努力将四善根扩充推广而为“四德”。孟子的性善论具有科学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9.
阴阳和合辩证思维的当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亚文 《江汉论坛》2001,3(7):62-67
每一种类型的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智慧,具有典型的东方智慧特征的阴阳和合辩证思维就是贯穿在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中的文化之根和文化之魂.探讨这种辩证思维的独特价值,在发掘原始"文本"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辩证思维的分析框架对之进行改造和重新诠释,必将使人类辩证法宝库中这一颗"东方明珠"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170.
阴阳》是中国纪录片最值得研究读解的作品之一。这是因为《阴阳》所表现出的纪录片特质的双重层面,一方面,作者力求回归默片时代,摒弃一切非声画的附加因素,追求材料对象的原状形态及其结构;一方面,作者又在纪录片前后期创作过程中,表现出对这种彻底退隐决心的怀疑,使得《阴阳》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一种与纪录片整体相对抗的非纪录片因素。以《阴阳》为例,对纪录片本质特征诸方面进行讨论,是非常具有针对性意义的,这是因为《阴阳》所显示出的美学特征,在众多纪录片中是最具有我们期待认知的纪录片发展方向及其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