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225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810篇
理论方法论   170篇
综合类   1172篇
社会学   198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基于微舆情系统,设置30种监测关键词组,抓取273 582条相关信息,其中新浪微博有214 207条,对网络热点“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做舆情分析。该事件的舆情主要集中于2016年2月7日到2016年2月15日,非敏感舆情占83.64%,北京舆情热度最高,广州其次,上海排第三,江西舆情热度不高。该事件因炒作者的议程设置、大众的从众心理、网友共鸣的标签等而成为热点。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与代际差距造成了阶层的差距,地区优势超越了城乡优势和代际优势。虚假事件背后有真实的现实,在治理网络环境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和创新现实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96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深圳调查数据,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结合十大阶层理论,调整社会阶层划分方法;透过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户籍、代际、代内三重视角,综合考察农民工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普遍分布于蓝领、雇员阶层;多数农民工通过进城务工实现上升流动,城镇打工期间则以平层流动为主;农民工阶层体系的平等性、公平性和开放性虽有较大改观,但与城镇居民尚存一定差距。当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分化,“社会封闭”“阶层固化”“结构化与再生产”趋势初步显现,“碎片化”和“集团化”特征尚未出现。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3.
学术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代表,揭示其相关研究的主题结构与发展态势,对于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地位,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CNKI中与学术话语权相关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通过复杂网络计算、主题结构发现和科学知识图谱等方法,对我国学术话语权的研究态势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研究发现,2001—2020年,我国学术话语权相关研究稳步增长,研究主题可分为六个子领域,国际话语权是当前研究的核心主题;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作为学术话语权的研究重心,具有把控全局、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科建设、期刊建设、高校建设等学科与学术建设主题是学术话语权研究的重要内容,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4.
《大庆社会科学》2014,(2):160-160
胡亚敏撰文指出,“人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概念被视为中国社会中具有广泛共同利益且具革命性的阶级集合,是基于阶级又超越阶级的联合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为适应中国社会政治的需要和阶级阶层比例的变化,“人民”被赋予不同的时代涵,“人民”成为最广大劳动群众的代名词。“人民优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结晶。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65.
杨奎松 《领导文萃》2012,(23):53-57
必须承认,毛泽东和蒋介石对中国20世纪的历史都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固然是政治上的对手,却有很多很相似的地方。他们之成为国共两党的一代领袖,既是时代使然,多半也是他们的共性适合了这个时代的需要的结果。他们的出身都属中间阶层看过他们传记的人都应该知道,蒋介石出身于普  相似文献   
966.
社会阶层新变化及其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兆明 《文史哲》2002,(6):96-99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结果。对此及时做出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 ,深刻认识和把握变化的趋势 ,对于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967.
968.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权建构出现场域扩张、格局分散和主体多元的新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权建构的困境,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话语权效缺位、传播管理困难加大以及价值理念易受冲击.因此扩充话语强度、增强话语导向、贴合话语对象是当前提升思想政治话语吸引力,增强育人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9.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受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往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是在"城市"和"乡村"二元格局的宏观层面进行考察,鲜有从"县域社会"这一层面进行探讨.深度访谈发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县城儿童和村庄儿童具有异质性的家庭文化资本,具体体现在父母的文化教育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态度和动机、父母的教育期望、父母自身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时间和金钱)、父母与子女的代际互动以及父母与学校教育的互动等方面;在"影子教育"方面,县城儿童是"圈养"和"规训"的童年,而村庄儿童是"散养"和"游戏"的童年,体现的是区隔的课余生活世界.县城儿童和村庄儿童不平等的"双重"文化再生产机制阻碍了县域社会内良性、有序的阶层流动,使得县域内的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相似文献   
970.
中国公众的收入公平感:一种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  胡安宁 《社会》2016,36(4):133-156
借助“嵌入性”和“合法性”概念,本文将关于社会公平感形成的基本共识理论与自我评价理论整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关于分配公平感的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解释。本文认为,社会成员对自己所获得的社会资源是否公平的感受取决于社会成员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共识之间达成一致的程度。当自我感知的地位低于社会评价的地位时,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社会资源是不公平的;相反,当自我感知的地位与社会评价地位一致或更高时,个体则更有可能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社会资源是公平的。基于上述命题,本文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相对于主观阶层地位达到或高于其职业声望者,主观阶层地位低于其职业声望的人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收入是不公平的。对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的分析结果较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命题比基于理性选择的自利理论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依然会认为自己的收入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