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1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5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17篇 |
人才学 | 21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470篇 |
理论方法论 | 85篇 |
综合类 | 817篇 |
社会学 | 71篇 |
统计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西方政党阶级基础变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党是阶级的组织,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传统的观点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阶级,旧的统治阶级将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灭亡。但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复杂化,政党的阶级基础发生了某些变化,使政党看起来已经成为“全民的党”。从阶级斗争的规律、执政基础与阶级基础的关系以及西方社会的独特性等角度,探析西方政党“全民党”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2.
西方古代分权思想经历了从阶级分权到机构分权的演进过程,但实质上都是以混合政体为基础的阶级分权,即通过各个阶级分享权力、相互制约以实现阶级利益的平衡。其局限性在于,权力并未按其本身的性质和所承担的职能进行科学区分,没有确立个人正当权利作为政治斗争不可侵犯的底线,在政治实践中容易引发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政治动乱。 相似文献
93.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了他成熟的革命功利主义思想:唯物主义并不一般地反对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抱着最自私最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这是… 相似文献
94.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相似文献
9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导致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出现重大变化.针对这种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 2002 年召开的十六大党章修正案中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理论的提出,是对党的性质的丰富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96.
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制度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司法令状的签发必须具备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前者以“可能事由”为重要标准,后者以“特定性”为主要特征。令状制度体现了司法审查原则,它将政府与人民之间具有宪法意义的“政治关系”纳入了“技术化”的程序处理系统,以规范侦查行为、维护个人权利和保障司法独立的形式予以“个别分解”,这不仅可以使直接的利害关系人通过正当程序获得救济,也可以使政府执法所依赖的政治权威得以维持。虽然令状制度具有控制侦查权与保障人权的功能和维护刑事执法正当性的价值,但其本身以及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97.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地定义“阶级”一词,为后来的多种阐释提供了可能。后来的思想家主要从六个方面来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概念,这些从不同角度的阐释有助于对当代阶级问题的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分析在当代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98.
浙江省党的建设研究会 《浙江社会科学》2006,2(2):3-8
本文从保持党和党员先进性的基本条件的角度,就这四个方面作了理论探讨,提出了“以彻底的唯物史观的一元论来维护党的阶级性质”、“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来践行党的政治纲领”、“以‘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来把握党的指导思想”、“以坚持社会主义的更高视角来理解党的根本宗旨”等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99.
吴浩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3)
"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阶级与阶级分析的理论核心.马恩著作中的分工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分工体系.阶级划分的基础是脑体分工,因而阶级实际上就是指分别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社会集团.消灭分工就是消灭使个人"异化"的生产技术性分工和使广大劳动人民"异化"的脑体分工.这一切只有靠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0.
在经典的论述中,江河文明与稻作空间基本重合。稻米作为文明的重要标志,被用以考察某一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与此相关的社会形态乃至生产关系。文章通过对稻米在生产、加工、消费过程中生产出来的有关阶级、身份的诸多知识,考察某种文明体系运作的主要社会文化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对差异性的包容和接纳,以此文明体系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