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73篇
社会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周末,苏小妹从寄宿学校回来,背包一丢,打开冰箱门拿出一盒冰激凌,往沙发上一躺,美滋滋地吃起来。我拍一下她的头:起来好好坐着,陈二妹看见又会骂你坐没坐相。话音刚落,陈二妹从里屋出来了,看看吴小妹手中的冰激凌,走上前来一伸嘴:我吃一口。  相似文献   
122.
陈槃的研究成果是目前谶纬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参考,但大陆学界尚没有从纵向层面深入挖掘陈槃谶纬研究的学术传承及其发展的内在理路,也没有从横向层面将陈槃的研究置于民国古史学领域与其他诸说进行比较。只有回到当时具体的历史语境并深入到陈槃谶纬研究文本的内在理路中,才能真正发现陈槃从事谶纬研究的内在动力,了解其研究的轨迹、规划和视野,体会其如何在史料派和古史辨派之间取舍和变通;也只有如此,陈槃谶纬研究的学术价值才能被充分地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3.
送娘远行     
娘去了,远去了,永远地去了……在50多岁上失去娘,和许多人相比,我是幸福的;在50多岁上成为没娘的孩子,痛苦更加刻骨铭心。山重?海深?都无法与半个多世纪的母子情相比。  相似文献   
124.
125.
南京冠生园曾经是一家有名的企业,但由于"陈馅月饼"一事被曝光而倒闭了,与之相关的所有企业也受到了牵连.在此案例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诚信,并进一步指出,诚信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6.
在中国,罗伯特·温德(Robert Winter)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几乎不被大众知晓。他曾与吴宓、叶公超、陈福田共事,闻一多、费正清、李约瑟引为挚友,一代学人季羡林、李赋宁、杨绛、何兆武皆曾亲炙其学。其学生也包括王佐良、许国璋、周珊凤等中国外文学界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27.
今传古琴曲《秋风词》,其曲词多被认为是李白诗作,然曲词前半确为李白《三五七言》,后半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宋罗烨《醉翁谈录》己集卷一《烟粉欢合》中《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一诗,乃是删写该诗最后八句而成。古琴曲《湘妃怨》的曲词,也是出于对《意娘与李生相思歌》中“君在湘江头,儿在湘江尾”两句的附会,在该诗的整体基础上进行增删而成。古琴音乐创制在历代典籍中寻找曲词文本的传统,《湘妃怨》与《古秋风》自身音乐属性的相似,琴乐良好的大众传播基础,导致了所谓“李白《秋风词》”的产生和广泛误传,并在当代通过发达的出版业,在一般作者、读者以及非古代文学专业方向学者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陈白沙是明朝中叶著名的思想家。在白沙先生的思想体系中,其静养的人生处世方式透射出了极其深刻的伦理内涵。白沙先生寄希望于解脱现实负累,围绕于物除欲、于世务虚、于己忘我的三层逻辑内容,将道作为静养的不懈追求,认为净心充心、心地宽平,舍弃书册、直觉体认,反求自身、以我观之的静养方法能够达到融世界宇宙、时空山水为一体,超越物我,超越生死而自得其乐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29.
陈瑸是清初的理学名臣,不仅在各任内治绩颇丰,而且对朱子学有所发展与推行。综合考察其政治实践与毕生行事,安贫乐道、居官清廉、实心任事、敦行教化、关心民瘼等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在陈瑸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0.
峇峇娘惹又可称为帕拉纳坎,是东南亚的土生华人族群,这个族群的根源是中华文化,但是他们无论是在语言、宗教信仰、文化习俗,还是文化和身份认同上,都已经形成了自有的独特文化。东南亚的土生华人族群已经和中国大陆的根源文化产生了差异,因此,绝对不能简单地以中华民族进行归类,也不能简单地以中国人进行称呼。本文在于对峇峇娘惹等土生华人族群的来源和文化习俗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与东盟诸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