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陈平原,文学及文化历史学家,1954年生,广东潮州人.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获文学学士、硕十和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北京大学20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论坛》2008,(12):F0002-F0002
陈平原,195侔生,广东潮州人。在粤东山村插队八年,其间利用“右倾回潮”之机,补读了两年高中。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得以重返校园。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3.
也许我应该首先引用许纪霖的一个说法:"90年代以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朋友纷纷转向,兼治思想史或学术史。如果说,转向思想史最成功的要数汪晖的话,那么,兼治学术  相似文献   
14.
从1991年11月陈平原先生主编的《学人》第一辑“学术史笔谈”栏目发表第一批有关学术史与学术规范的文章开始,我国的学术规范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几年风雨路。  相似文献   
15.
<正>我收到了丸山老师通过电邮的附件传来的2006年元旦贺卡。他写道:"虽说浑身到处都是病痛,可我又顺利地长了一岁,到本月8日为止,透析治疗已经有26年了。"他接着写道:"多亏了大家,我去年还出席了在长春和北京召开的座谈会,11月底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的论文集《鲁迅·革命·文学》(北京大学陈平原拟的书名),这都使我感到无比幸福。1月8日开始将有几天去汕头大学参加研讨会。"(书名实际上是《鲁迅·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16.
季剑青 《云梦学刊》2016,(4):154-160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陈平原步入大学教育研究领域,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这期间作者孜孜不倦,钩稽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的历史经验,关注当下中国大学的改革进程,追问和探求理想的大学之道,为读者奉献了一部部包含着真知灼见的论著。去年以来作者重加修订,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大学五书系列,包括《抗战烽火中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王兵  杨春胜 《云梦学刊》2005,26(3):142-142,144
如果从1988年陈平原教授发表《关于“学术语法”》算起的话,那么,学术规范话题这一跨越两个世纪的跨学科的讨论,至今已经有17年之久了。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曾经有过许多的热点和讨论,恐怕很难再举出像学术规范讨论这样持续时间如此之久、参与者如此之众、影响如此之大的  相似文献   
18.
陈平原对于学界的贡献可能具有多个方面。作为学者,陈平原的价值主要并不体现在学术史、大学史等研究领域。能够进入学术史书写的应是他对于中国小说、散文的若干研究成果,并且在相关的研究中所构建的“非意识形态化”的文学研究模式——回到文学本身,对其中具有史意的、诗性的存在,作实证式的客观化的归纳论析,还原并凸现文学史存在中的某种本真。学者陈平原的独特大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9.
陈平原在《三联生活周刊》2003年第28期上撰文说,将“国际视野”直接等同于“外语能力”或“外国人的著述”,这一视觉及理解上的误差,在当今中国,其实相当普遍。当代中国的教育及文化界,与百年前相反,长于“开眼看世界”,短于“低头思故乡”。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文章指出,我们为什么办大学?大学只是生产合格的产品———学有所长的学士、硕士、博士,还是必须融入并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与精神生活?大学之反哺于社会,不仅仅是人才与技术,更包括风气的养成、道德…  相似文献   
20.
如果要对整个学术的发展或者是某个特定时期的发展有个宏观的了解,首先应该面对的是学术史的研究。“因为学术史的功用,还不在于对具体的学人或著作的褒贬抑扬,而是通过分源别流让后学者了解一代学术发展的脉络和走向,通过描述学术进程的连续性,鼓励和引导后来者尽快进入某一艺术传统,免去许多暗中摸索的功夫。”(陈平原)余三定也是重视当代学术史的研究的,不过他把研究的突破口放在具体的学者身上。因为他认为,学术史的研究必须研究学术,学术的载体是著作,著作代表了个体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这是很中肯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