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5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8篇 |
民族学 | 20篇 |
人才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461篇 |
理论方法论 | 69篇 |
综合类 | 1129篇 |
社会学 | 60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137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周远斌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9
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之教化,先秦文言之风盛行,乃至成为时尚。经汉魏六朝至唐代,此风不减。韩愈不但在诗文上成就非凡,而且在文言上亦颇有建树。在理论上,韩愈据人情喜新好异,提倡以奇异文言;在诗文创作中,韩愈戛戛独创,成功地实践了自己的文言观。 相似文献
72.
汪毅夫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5-9
翻检晚清时期(道光朝至宣统朝)刘家谋、陶浚宣,以及陈盛韶、梁章钜、姚莹、王凯泰、马子翊、范克承、郑篯、邱逢甲、唐景崧、郑珍甫等人的相关诗文,记取闽、台两地锢婢之风的若干情况:“赤脚”与“执役”,“婢作夫人”与“执役依然”,“野合生子”与“去子留母”,“身属君家”与“去母留子”,“为女不为妇”与“未嫁若未亡”,以及官、绅诫禁锢婢之风的良善举措。 相似文献
73.
74.
姚金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1-44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文献学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面世为研治清代文学提供了莫大便利,同时该书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如作者信息缺失、书名著录错误、作者姓名错讹等。 相似文献
75.
朱则杰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7-111
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中五位江西籍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订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6.
2011年9月3日,《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献丛书》首发式在京举行。该丛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是一项国家文化创新工作项目。丛书共40册,收录的文献主要包括遗产所在地的地方志、历代有关该遗产的专门记载,比如专志、游记、图集、人物志、诗文集等。 相似文献
77.
两汉儒家,扬名以"善",不以诗歌;魏晋玄学,不重诗名;诗家则提倡诗赋欲丽.陶诗风格平淡,以之扬名,没有传统和时代的依傍.事实上,无法"立善"扬名之下,他屡叹知音不存,身没名朽,而不指望诗文可以传世. 相似文献
78.
罗莹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王禹偁是北宋初期诗文革新的先驱 ,其诗歌能从宋初的白体诗中解放出来而发展其讽谕的传统 ,并提倡学习杜甫 ,开宋学杜先河 ;在散文改革上能发展韩愈的“文以明道”与“文从字顺”的理论 ,提出“文以传道明心”的新见解 ,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宋初诗文革新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79.
在抒情诗文中,最常见的写法要数借景抒情了。自然景物绚烂多彩,在不同情况下又千变万化,这就为人们抒发不同的感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刘勰曾说:“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很多抒情诗文的作者就是常常借助于某一景物来抒发某种思想感受,把风景描写和作者抒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深邃的意境,使内情与外景高度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80.
朱秋德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73-75
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 ,或处江湖之远 ,皆追求心灵自由 ,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 ,作《和陶诗》12 0余首以明志 ,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 ,归隐田园。究其原因 ,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