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534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497篇
理论方法论   98篇
综合类   1247篇
社会学   149篇
统计学   3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在一个两期经济的框架内,研究了国家隐性保险对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给出了隐性保险对不同银行风险选择的激励条件和边界,并对基于政府隐性保险的"国家信用悖论"给予了理论解释.政府隐性保险并不必然鼓励所有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它只是可能地鼓励了问题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政府隐性保险对问题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取决于银行自身的资本充足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微观基础.当实体经济缺乏竞争性的微观基础时,政府隐性保险越有可能鼓励了问题银行的整体性风险承担行为.  相似文献   
992.
2009年上半年货币过多投放会导致2010年通货膨胀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幅快速回升,银行大规模进行信贷投放,这不仅使得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强,而且也为未来通胀预期增加了不确定性。本文利用1997-2009年CPI环比、货币供应量增量及人民币贷款增量三个指标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通货膨胀对自身冲击影响最为敏感;(2)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影响并不明显,但较长期内(一般为7个月)货币供应量增量的变化对通货膨胀产生重大影响;(3)贷款对通货膨胀的作用较小,我国通货膨胀对金融机构贷款变动并不敏感;(4)2010年物价水平将逐步上升,但不会出现较高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93.
姜莉 《管理科学文摘》2011,(13):118-119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股票、房产以及大宗商品等资产都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在各类资产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有些资产表现得却很突出,黄金和白银即在其中。由于黄金和白银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保值增值的投资品性,使其明显区别于其他硬商品,被视为流动性超强的硬资产,被公认为是市场不确定时期价值储存的主流资产而备受投资者的青睐,也正因为如此,在全球经济复苏逐步形成之际,黄金和白银成为最先获益的资产。本文针对通胀时期的经济特点,对黄金和白银投资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94.
企业通过联盟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三阶段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及知识在联盟中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建立了企业通过联盟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联盟隐性知识转移的渐近解的主要参数控制.模型揭示了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的规律,指出了企业获得联盟中隐性知识的条件及隐性知识在联盟企业中传播的条件,同时也阐明了一些能改进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途径,文中最后还分析了模型对联盟中知识管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一、引言 直至1984年,我国确立中央银行体制后,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二十多年来,我国经历多次经济波动,每次波动都伴随着货币信贷的扩张与收缩,和相应的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政策一直在银根松紧中反复交替,面临着反通货膨胀和经济滑坡的矛盾,政策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受到冲击,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无限风险责任迅速加重,  相似文献   
996.
通货膨胀、投资与经济增长--关于宏观调控背景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益于投资从而也有益于经济增长。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本文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数据围绕通货膨胀和投资、产出、过度货币供给等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分析。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得到,投资增长是产出增长的原因,却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本文建立了通货膨胀率的ARMAX模型发现,通货膨胀率上升并不是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结果。同时本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些结论说明了,通货膨胀并不会抑制投资并损害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97.
通过结构化问卷对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的216名知识员工进行了实地调查,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不同类型的心理契约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ROUSSEAU对心理契约3种类型的划分依然适用于中国知识员工的心理契约研究,平衡型心理契约对知识员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交易型心理契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关系型心理契约则具有弱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刘诗古 《社会科学》2020,(12):151-166
1949—1951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收支不平衡,赤字数额大。广大人民在欢呼"站起来"的同时,不得不背负起伴随着胜利而来的财政负担。在加强对农业税、工商业税的征收和管理的同时,中国共产党政权积极利用货币发行和公债推销等金融手段增加收入、回笼货币,在短时间内结束了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实现收支平衡。这一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政权财政汲取能力的提高。但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对资源的汲取能力并非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突然大幅提高的,而是逐渐形成于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有力打击了处于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中间掮客"群体,不仅强化了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而且将财政税收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行政控制之下,从而保证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建设以及工业化战略的推行。  相似文献   
999.
隐性课程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可在礼仪文化教育、就业意识培养、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升学生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00.
失业是商品经济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在商品经济社会里, 任何一个国家的失业率都不可能为零。我国的失业主要是一种结构性失业, 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正确地认识和妥善地处理好失业与就业的关系, 不仅涉及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的正常运作, 而且涉及到整个社会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