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78篇 |
免费 | 260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94篇 |
劳动科学 | 29篇 |
民族学 | 180篇 |
人才学 | 95篇 |
人口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2759篇 |
理论方法论 | 406篇 |
综合类 | 5241篇 |
社会学 | 514篇 |
统计学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227篇 |
2022年 | 230篇 |
2021年 | 289篇 |
2020年 | 318篇 |
2019年 | 244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63篇 |
2016年 | 244篇 |
2015年 | 392篇 |
2014年 | 743篇 |
2013年 | 515篇 |
2012年 | 560篇 |
2011年 | 609篇 |
2010年 | 638篇 |
2009年 | 607篇 |
2008年 | 690篇 |
2007年 | 525篇 |
2006年 | 473篇 |
2005年 | 367篇 |
2004年 | 330篇 |
2003年 | 270篇 |
2002年 | 250篇 |
2001年 | 243篇 |
2000年 | 160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张宇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与“秦淮名妓”卞玉京的交往,是吴梅村一生中的重要经历,这一始聚终离的的个人事件,因为明朝的灭亡而具有了浓厚的悲剧意味。研究这一对才子佳人的交往,是研究吴梅村亡国后的心境,研究梅村一些重要诗歌作品的很好的视角。本文对卞玉京的生平作了介绍,对吴、卞交往的经过作了评述,特别是对吴梅村所作的有关卞氏的诗词作品作了解读,对于这些作品中所寄寓的亡国哀怨作了阐释。本文分两期刊出 相似文献
82.
<正>《盘王之女》音乐园圃中那最为华美和罕见的花朵——女声部分的演唱者就是眼前这位宁静温婉、秀美端庄的女性——盘琴。"盘王是我们瑶族的先祖,盘姓在我们江华是一个大姓。"下午的阳光透过窗帘缓缓倾泻过来,随着盘琴所讲的故事慢慢流淌。 相似文献
83.
李兵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89-192
原始的"道"概念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就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的公共资源.但在后来,在它自身的发展史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意义上的分裂.正是这次意义的分裂导致了儒家之"道"和道家之"道".而老子独特道论的出现,是"道"在其意义发展及演变过程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84.
谢安是东晋中期的著名宰相 ,他善于处理复杂而尖锐的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的政治局面 ,使东晋经济能够继续向前发展。尤其在淝水之战中 ,从容不迫 ,更显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谢安的政治活动 ,对东晋中期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5.
论两汉易学的形成、源流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忠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3-28
本文详细地阐明了两汉易学形成的原因、学派及其特征。指出政治上的需要、统治者的扶植和功利所使是两汉象数易学产生的外因,易学发展的需求是其内因。从其渊源言之,两汉易学传自田何,田何传自孔子。经田何几传,汉初形成了施、孟、梁丘、京氏四家,加上民间费、高两家,共六家,其中孟、京两家易学是其主流。东汉易学师承西汉,以费氏易为主。两汉易学有四大特点,即笃守师说;崇尚象数,资取科学,杂糅神学,这四点与其它时期的易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学术上利弊也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86.
作品《根扎深处》收录了作家张春玉的三十篇小说,故事多以农村朴素的日常生活为主,写出职员、婚姻中女性、农民工和矿工等人物的境遇和生存的真相,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人性挣扎、坚守道德和自我灵魂,不依赖离奇的故事和撩人感官的叙述来吸引眼球。作家把什么是根,根对人生的意义的思考和感悟传递给读者:只有找到灵魂深处最值得敬畏的真、善、美的根,并扎深在孕育着生命、爱和希望的最原始的大地里,根在、根牢,生命之树才能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87.
《雨月物语》是日本江户时代读本小说的代表作,由9篇短篇志怪小说组成。其中《蛇性之淫》翻案中国的白话小说《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主要讲述的是男主人公丰雄与蛇女真女儿的故事。本文详细分析比较了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形象,并从这一侧面考察了中国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到日本并逐渐日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8.
梁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当代耶稣心理传记在前人追寻信仰的基督和历史上的耶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对耶稣心理特征的揭示达到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运用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理论,在跨越人物传记和心理学研究的交叉地带进行考察,能发现耶稣是个无父之子,缺少合于习俗的家庭地位,这种状态促使他努力寻找天父;他的阿爸是个具有防护功能的名字,使他得以抗拒外来的威胁并消解内在的焦虑。 相似文献
89.
刘顺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6)
孔疏象论用象以为体、象之分层对治王弼《易》注意以为体、因意分层,从而弥补王注轻象的不足,进而调和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孔疏象、义并重,此可见之于其所定不可一例求之、不可定于一体之取象原则。孔疏的象论之象具有较强的诗性特征,名词词性上的象概有四指,即物象、卦象、义(意)象、大象。《周易》孔疏中所蕴涵的诗学思想同样在其象论中有所展现,即作为诗兴、譬喻、易象相同的象喻思想。以象为喻为孔氏的理论自觉,通过易象与诗之比喻的沟通,孔氏将《五经正义》中的诗学思想整合为一体。而其频繁提及兴必取象亦可看作唐代早期官方诗学理论中对于兴象关系的系统论及,此于唐诗兴象玲珑当有莫大之影响。此外孔疏论象之精微处可与老庄之道相通,此即忘(己)象得(大)象。象论虽只是孔氏诗学思想之冰山一角,但对于理解孔氏诗学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资源"是一个为学界所关注且解释力极强的概念,其与法律复杂交融的关系不仅为法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视角,而且为传统法制史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刚性制度与弹性资源之间的碰撞映射于法律,不仅引起了清代司法的变迁,而且为透析此变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嘉庆年间京控的开禁,使司法体制内资源紧缩这一早已出现的问题更加凸显。为了应付日渐增多的积案,司法体系遂利用体制内的"配制性资源"因地制宜的处理积案,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正是制度与资源的一张一弛间,展现了制度设计、资源配制以及法律变迁间的纠葛与关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