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25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639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逸是中国士人心理—行为哲学的命题之一,也是士人内在价值取向与处世态度的外在表征。隐逸历经小隐、大隐到中隐的嬗变,三者有轩轾之别,高下之分。隐逸在其历时性演进过程中,逐渐淡化了传统隐逸以道抗势的抗议精神,显示出隐逸精神化、世俗化的走向,反映了在世俗王权为代表的势统的挤压下士人持守的道统的不断整合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72.
成功知识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个策略性工具,知识管理能帮助各种组织处理和利用员工的技术和信息,从而建立公司的堡垒以迎接市场的挑战。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提升组织的创造力。成功的知识管理模式包括五个方面,即高层管理者对未来的清晰展望、创造组织的共同语言、所有人都有责任为组织提供情报、凝聚员工的力量、人人出谋划策。知识管理对我国企业迎接世界竞争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3.
英语交际中幽默效果发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英语交际中的歧义、言外之意、前提预设和语调,并探讨了从这些方面体现出的幽默效果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英语语言和幽默是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74.
直躬证父攘羊的故事在诸子典籍中多有记载,各种思想流派从自身的学术角度对此事作出评判.分析多个文本载体的记述形式,可以看出其所代表问题的复杂性及尖锐性,更可看出各家各派的学术主张及思想特征.并且,由直躬故事所确立的亲亲相隐原则,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76.
《曼弗雷德》和《该隐》是拜伦思考个体精神的两部代表性诗剧,贯穿其间的是关于知识和生命的谕言。理智和情感教导人求真,使人不再盲从信仰;然而现实中的困境又使人看到理性自身的局限性,人不得不在宗教里寻求最后的慰藉。拜伦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境中思考理性与信仰的辨证关系。知识——人类认识善恶的手段和目的;生命一人类诞生与死亡的种种困惑;理性——怀疑与信仰的肯定与超越。拜伦在诗剧中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是在对《圣经》的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荆楚文化的整体认同—类别认同—子类别认同的现状。方法:选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法(SC-IAT)、 内隐联想测验法(IAT)和情感错误归因法(AMP)对湖北省的62名大学生进行了三个实验研究。结果:(1)大学生对荆楚文化 持积极的内隐认同态度。(2)相较于荆楚精神文化,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认同度更高。(3)大学生对荆楚生活饮食、自然景观 和遗址建筑的认同要显著高于历史文物、民间服饰。建议:重视大学生对荆楚精神文化的认知,并加强荆楚历史文物、民间服 饰的保护与创新。  相似文献   
78.
“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规定的一项义务,其对应的是被容隐的权利,当代西方法律制度中的拒绝作证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对应的是国家不得强迫公民来证明其亲属有罪的义务,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亲亲相隐不能适用于当代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9.
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源于儒家思想,其合理性基础是人性的根本需求.当行为人面临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冲突时,法律是不能强人所难的.顺应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解读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价值蕴涵,并借鉴国外刑事法的相关规定,重构亲亲相隐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思想,是传统社会中礼治与儒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而在当代许多国家都普遍设立了关于亲属间相容隐的制度时,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领域却是一个空白,但完善这一制度又是必要的。文章通过对传统“亲亲相隐”原则在制度和理念上的分析,得出在传统与现代的法律理念之间,要重构“亲亲相隐”制度,应如何考虑对建构这一制度在思想基础上的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