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50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498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1142篇
社会学   94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1.
文化哲学所具有的独特性,绝不仅仅表现为一系列新颖的理论观点,方法论革新与进化也是其所追求的重要理论主旨。虽然文化哲学的样态多样,但其方法论原理清晰可辨,主要体现为"从人与文化的关系切入"、"凸显历时意识"、"追求整体取向"和"强调价值诉求"。这一方法论原理具有深刻的实践应用意义,可以作为理论框架分析多种具体对象。  相似文献   
82.
邵书平 《理论界》2012,(7):131-133
商鞅变法确立了举发犯罪的公务协助义务,后为我国封建统治者在法律制度中予以继承和发展,其过程经历了从技术性向伦理性的回归,这也给当代立法以启示:在立法确立公民公务协助义务时必须进行伦理预设,使该义务具有伦理性。  相似文献   
83.
宋剑华  陈慧 《河北学刊》2012,32(3):93-98
"思春"叙事是中国现代女性作家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她们往往不像男性作家那样消弭了自我而去追随革命,相反,她们多以一种完全有悖于男性想象的心灵独语,十分隐晦地讲述女性对于情爱问题的矛盾心态:既渴望爱情的归宿又惧怕男性的伤害,既有本能欲望的冲动又有理性节制的掌控,她们正是通过文学艺术这种含蓄达意的表现方式,向社会展示了一种为男权话语所忽视了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4.
唐代士人的社会心态与隐逸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逸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特别是士人文化心理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隐逸风气兴盛,对其历史嬗变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唐代文人的行为心态、人格理想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对其递嬗缘由的追问,也是深入剖析唐代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层面。概而言之,初唐承继魏晋隐逸遗风,盛唐在隐逸中贯注入世因素,中唐淡化了士人的担当精神,晚唐以隐居避祸全身。  相似文献   
85.
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学增  李东法 《南都学坛》2008,28(2):127-130
我国社会转型期不断出现的弱势群体,已成为引发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关系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弱势群体缺乏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是群体性事件引发和难以良好解决的关键因素。建立完善的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并注重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建立和扶植代表他们利益的各种社会组织,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王博 《南都学坛》2013,33(1):92-96
民生作为"人民的生计"直观表达,其本身已成为一种基本的法律价值,是法治应有之义。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产生自国家立法干预自由市场经济时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考量,是近代法向现代法演进过程的产物,是法律社会化的表征。经济法作为关怀和保护经济行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各种群体、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基本法律部门,其产生和发展与民生诉求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民生的保障需要经济法理念的发展和经济法制度的支撑,民生对经济法提出诉求指引着经济法部门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7.
赵蓉  王振亚 《学术探索》2013,(12):115-118
从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代际变化,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父辈们不同,他们希望能更好地融人城市,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就业、保险、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平等待遇。因此,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出发,寻找出其利益诉求的新变化及困境,从而探索由国家、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团体所共同组建的多方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8.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利益格局调整的关键时期,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样化导致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有些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究其原因在于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不顺畅.提出了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对策建议,以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诉求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相似文献   
89.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符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又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其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从根本上讲,“以人为本”体现了我党执政主体意识的复归诉求:从单一低位到合目的的统合和复归;从对位到合位的统合和复归;从管统到民主自治的统合和复归。  相似文献   
90.
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哲学话语进行揭示和阐述的著述不在少数,其中多是集中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几个主要文本的发掘,前期的文本少有涉及。本文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叙述场域,在阐释"现代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尝试从双重进路对马克思"现代性诉求和现代性批判"进行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