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鸿寿的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他于汉碑涉猎广泛,兼蓄铭文、秦诏版篆意,所作隶书极富造型意识和空间想象力。敢于破体变法。有奇异之姿,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2.
狱墙内外     
聂鑫森 《领导文萃》2014,(6):127-129
正A市郊外的杨柳村看守所所长吴略,忽然给江南大学美术系的老教授严成打来电话,说下午登门拜访,有要事相商。严成六十三岁了,骨格清奇,慈眉善目,一头华发飘飘。他在美术系专教本科班的书法,还兼带书法硕士生,育人多矣。而他本身又是一位声名赫赫的书法家,草、行、篆、隶、楷,无所不精,尤以汉简、楚简为内蕴的"严体"最为人称道。在做人行事上,他谦逊、磊落、尽职、谨慎,恂恂然有君子  相似文献   
13.
吴进贤     
  相似文献   
14.
日本学术界素有“汉字”一词由该国首创之说,最早文献为入唐僧最澄817年撰著的《照权实镜》。迄今为止,中国人或其他国家学者也未对此提出质疑。然而,早在8世纪初以前,唐僧义净的《梵语千字文》已使用“汉字”一词,时间比日本早百年以上,因此推断最澄所用“汉字”概念源自中国而非其独创。此外,在中国书法史上,“汉字”相对于魏晋以后流行的草书、行书、楷书等,指称“汉代之隶书”。然而,梵汉对译实践中产生的“汉字”及中国文字书写形体流变过程中萌生的“汉字”,均限于特殊语境及历史时期,并未演化成代指“中国文字”的泛称。清末赴日的中国官绅接触到日本语境中与“假名”对应的“汉字”概念并将之引入国内,创造出一个涵盖东亚的“汉字”新概念。  相似文献   
15.
著名书法家雪岗先生研习书法六十余年,他的行书用笔凝重,随字而发,随势而动,如行云流水,潇洒悠然。其隶书、篆书古朴厚重,  相似文献   
16.
张会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163-165
甲骨文和金文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出现的字体。小篆是在当时秦国文字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字体,具有正字法的性质。隶书源于战国文字,并非“篆之捷”。这些字体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序列的关系,而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个时代都有不同风格的字体共存。  相似文献   
17.
由记事图画逐渐演变为抽象的符号,并与语言音节相对应,这就是汉字的起源。在中华文明史上,最早称得上文字的符号是甲骨文。甲骨文与记事图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已成为了记录语言的符号。甲骨文后来演变成金文、大篆,金文和大篆的形体结构松散而不稳定,且地区差异大,尚未定形。汉字第一次成为规范定型的符号是秦代的小篆。汉字形体结构的最终定型是兴起于汉代的隶书隶书以后,汉字形体结构再无多大变化,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8.
居延汉简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处于汉字从篆书向隶书的过渡阶段.其中的字体成分相当复杂,能够反映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现象.我们运用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考察了居延汉简文字的状况,研究了居延汉简文字的特点及其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为汉字构形发展史的描写提供了断代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宋代的隶书在整体上虽然不如汉隶和清隶,但也不能否认其在隶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山河堰落成记》为代表的南宋隶书区别于唐隶的程式化,而取法汉隶,是对汉代隶书的继承,同时也对清代隶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献之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从小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喜欢画画。他七八岁时开始跟随父亲练习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见儿子正聚精会神地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