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7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框架分析理论结构包括概念系统、议题内容定位、文本结构三个分析层次,适用于探索社会公共议题的媒介框架。本文以建构主义范式的框架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建构一个多维的框架分析理论结构,检视近三年我国主流媒体雾霾议题的呈现模式。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较之财新《新世纪》较少采用"价值框架","科普框架"在媒体报道中占据大量比例,不同媒体对政府措施持不同态度,"党的新闻事业"和"专业主义新闻"呈现了较大的话语表述差异。这启示媒体应当在在环境报道中承担起责任,从"价值框架"、"主题框架"上完成对公共议题的建构及相应的社会动员,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认识,讨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2.
雾霾治理中中国政府主要采取行政命令的规制手段,但近年来大规模频繁爆发的雾霾污染在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同时,也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雾霾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以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面板数据为依据,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理距离权重矩阵、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经济地理嵌套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公众参与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然后考察公众参与这种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否通过影响政府正式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产生影响,检验公众参与能否成为推动雾霾治理的重要力量。结果发现:总体上公众参与能够对雾霾污染产生显著的促降效应,但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公众参与能够显著抑制雾霾污染,中西部地区公众参与对抑制雾霾污染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公众参与通过影响政府环境经济规制对降低雾霾污染产生间接影响,但公众参与通过影响环境行政监管、环境污染监管的间接效应尚不显著;雾霾污染在时间维度上具有持续的动态累加效应,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且空间外溢效应大于动态累加效应。分地区检验发现,中部地区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西部地区雾霾污染的时滞效应最大,表明中西部地区雾霾治理形势...  相似文献   
93.
防治雾霾、保护空气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民生工程。针对青州市在防治雾霾方面存在的紧迫感不强,科技支撑和资金投入不足,应急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污减霾;加强政府职责,强化部门分工协调监管机制;完善空气监测和预警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倡导绿色出行,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力度,逐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民参与的大气保护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以雾霾段子为研究对象,以自我赋权为研究视角,力求发现在雾霾段子传播中出现的受众表达与行动断裂的原因,为雾霾话语建构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自我赋权是雾霾段子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受众的表达与行动之间的断裂却没有帮助问题的解决,这与自我赋权的隐蔽性、受众在公共领域的自我意识缺乏以及雾霾问题传播本身的话语建构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研究京津冀地区雾霾联防联控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其在政府官员环保意识、联防联控机构管理、公民基本权利、地区发展权等方面的疏漏,并从法律规制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前述问题的对策,即强化意识、精简机构、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尊重各地区平等发展权。  相似文献   
96.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一场"雾霾战役"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大气污染严重、能源消耗过多、碳排放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面临十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危机,随之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大大增强。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结合雾霾天气出现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关系,认为应该利用技术创新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从而从根本上缓解或消除雾霾天气污染。  相似文献   
97.
活在当下,环境的治理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一个人不可能置环境于不顾而独善其身。地球从不需要被拯救,人类需拯救的是人类自己。面对雾霾,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98.
《江西社会科学》2016,(5):201-204
雾霾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复杂性和污染的溢出性、边界模糊性等特点,决定了单一政府难以独立形成治理效果,协同治理雾霾是解决雾霾污染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治理模式自反性认同的基本趋势。雾霾协同治理由操作层、机制层、平衡层组成,克服当前雾霾协同治理困境的主要路径有:建立操作层协同联动的治理机制;构建操作层合作主导的补偿机制;构建雾霾协同治理的法规约束机制;建立雾霾协同治理的长效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99.
绿色技术进步缓解雾霾污染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市的绿色专利与PM2.5浓度年均值数据,采用S-GMM和动态空间计量模型考察绿色技术进步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雾霾污染与绿色技术进步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本地绿色技术进步显著降低PM2.5浓度,而邻地绿色技术进步不利于本地雾霾污染问题的改善。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基准回归得到的结论。要确保雾霾污染得到根本治理,需要进一步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升级。  相似文献   
100.
雾霾污染给人民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近年来,西安市的雾霾治理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部分政策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因此,如何提高政府雾霾治理政策的效果,优化治理路径是政府和学界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西安市雾霾污染的成因及特征,在研究西安市雾霾治理政策及其治理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的协作治理模式、建立空气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提升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的雾霾治理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