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2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管理学   1457篇
劳动科学   124篇
民族学   218篇
人才学   321篇
人口学   51篇
丛书文集   4487篇
理论方法论   752篇
综合类   8813篇
社会学   873篇
统计学   444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1130篇
  2013年   947篇
  2012年   1084篇
  2011年   1268篇
  2010年   1244篇
  2009年   1178篇
  2008年   1481篇
  2007年   1114篇
  2006年   921篇
  2005年   805篇
  2004年   636篇
  2003年   599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文章从提高农业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农业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开放式教学模式、特色案例、道法自然的思想应用、分层教学等方面给出了提升农业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教化,具有泛道德主义的倾向,即一切的评判标准基于道德.以道德相尚,道德就无处不在.五德的广泛应用,是中国文化中泛道德主义倾向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994.
自人类诞生到现在,农业就一直存在于人类生存之中,成为标示人类存在的生存方式。但是针对农业的生存论问题,学界的探讨却非常少,而另一方面,有关农业的生存论问题却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讨,以使农业可以在生存论层面上得到解释。基于此,本研究尝试从农业以何种目的出现在人类生存中、农业以何种方式进入人类的生存以及农业如何展开自身的生存论路径、农业生存论显明的功能四个层面对农业在何种意义上体现其生存论特征加以分析,试图给予农业一种生存论理解,使农业原本存在的生存论特性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995.
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科学评价和分析民族地区环保绩效,是衡量和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建设的关键手段和有效途径。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综合发展、三废减量排放、自然灾害防治、农村建设投入4个方面构建我国民族地区环保绩效改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内蒙古、广西、海南等9个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与2006年相比,2009年我国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有较大改善,综合水平显著提高;新疆、青海、甘肃3个地区环保绩效主要受制于三废减量排放指数;评价地区的自然灾害防治指数均低于全国水平;贵州的环保绩效改善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来自农村建设投入指数。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生产模式,科学用能;认真落实民族地区相关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继续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发展壮大环境非政府组织,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层次分析法的一般原理及步骤,并将其运用在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研究中,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个指标不同的权重,从而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97.
以显学墨家学派人性素丝论为代表的天赋自然论,认为人性本如丝,无分善恶;人性易受环境染习,可以为善,亦可为恶;人性的善恶完全是后天教育、环境熏陶的结果,后天的教育与环境之于人就像"染缸"与"素丝"。该思想是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的,强调了教化对于人的重要作用,是对"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