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郑作彧 《社会》2018,38(4):180-211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是当代最受重视的社会理论之一。然而,在霍耐特援用米德的理论将承认概念加以社会理论化的工作中,没有进一步探讨社会互动,使得他的承认理论存在内在缺陷。对此,本文尝试进一步从社会互动的生成分析出发,探讨承认的社会构成。通过对承认的社会构成机制的分析,可以将承认明确定义为一种社会互动,其中,由于行动者因与其他行动者有相同、或被接受的观念与实践方式,故有可能被其他行动者同意该行动者的存在价值,使之能获得所需的社会行动的支持。一方面,霍耐特的理论内在缺陷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另一方面,经修补之后,也可望让承认理论为社会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承认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霍耐特道德哲学、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它在主体间建构了"爱、法律和团结"的承认模式和"强暴、剥夺权利、侮辱"的蔑视模式。用此理论审视当下我国民族事务治理,存在着情感关怀不足、法治建设不完善及社会尊重不足等问题。要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需以承认为先、德法互济、协同共治,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情感关怀,完善法律制度、推进治理法治化,给予少数民族更多的政治参与与社会尊重。  相似文献   
13.
霍丽萍 《国际人才交流》2005,(12):I0002-I0003
霍丽萍生长于香港,14岁被送往英国读书,课余周游欧洲列国;18岁中学毕业后,往瑞士专修翻译,通晓了英、法、德等语言;19岁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环境设计学;攻读硕士期间,在罗省的ART CENTERCOLLEGE兼修摄影。期间,有幸跟随美国当代著名摄影大师ANSEL ADAMS学习用大型的4X5相机学习摄影和暗房技巧。24岁回到香港,对乡土感情更加浓烈;25岁出版一册《香港风光》摄影集,记录香港街头巷尾的生活情趣,前后印刷达10多版。霍丽萍20多岁时曾带着HASSELBLAD哈苏相机只身到东南亚国家采风,并深入婆罗州沙劳越森林和当地狩猎民族一同生…  相似文献   
14.
霍耐特的理论建构中肯认是一种制度性美德,也是分配正义的目的,这种目的不限于分配所隶属的经济领域,而关乎个体自我的建构。这一建构的特征是平等主义的,因此霍耐特称为"平等的伦理生活"。霍耐特这一肯认理论面临某种不自洽,遵循截然不同的两个原则而建构的自我无法统合到同一个自我概念中,这种不自洽无法以纯理论的方式解决,因为它反映了社会环境的某种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核心人物,霍耐特正是通过他的承认理论为批判理论注入了更具规范内容的社会理论维度.在霍耐特看来,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所阐发的承认思想,为自己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最好的思想资源,而米德社会心理学又恰好为重构和转化黑格尔承认思想提供了嫁接的经验手段.基于此,他详细阐述了三种承认形式:爱、法权和团结,以及相应的三种对承认的否定形式(蔑视):强暴、剥夺权利和侮辱,从而构筑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承认关系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数据和劳动力在生产要素市场协同互动,促使劳动者对数据相关权益的主张更新。因此,应建立劳动者数据权制度。【设计/方法】通过霍菲尔德权利理论澄清权利内涵,从劳动者保护、数字经济发展和国家数据科技治理能力提升三方面证成设置权利正当性,再以倾斜保护劳动者为逻辑起点,以发展数字经济为逻辑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由劳动者数据隐私权和劳动者数据自决权组成的权利体系。【结论/发现】为保护劳动者数据权设置渐进式的法治保护模式,在众多价值取向间作出衡平抉择,遵循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并设定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限定保护边界。  相似文献   
17.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是力图在主体间性理论的基础上重构一种新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学说.在这一理论视野中,霍耐特试图重新为法律奠定一个道德的基础,把法律视为承认运动的环节之一,从而超出了近代以来的自然法理论.  相似文献   
18.
霍耐特承认道德观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当今道德哲学的困境,为社会的道德秩序奠定规范的基础,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霍耐特以实践的自我关系为中介,通过否定的方式,把拒绝承认与道德损害相关联,并通过肯定的方式,建构了基于爱、敬重、团结三种承认形式之上的道德观,以确保实现主体的自我同一性和人格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秦慧源 《理论界》2012,(10):76-79
批判性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终的思想精髓。马克思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展开社会批判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对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进行了继承与发挥;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二代领导核心则把社会批判的矛头转向了工具理性;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领导人霍耐特则以"为承认而斗争"为旨向对批判理论进行规范建构。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新拓展,批判理论的演变逻辑彰显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时代"在场"。  相似文献   
20.
张卓 《理论界》2020,(9):51-58
霍耐特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紧紧围绕承认与蔑视体验而展开的承认理论,其理论中包含着重要的团结观念,并从道德上揭示了不团结的根源。维护与巩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立足新时代,基于霍耐特团结观的视角探讨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教育问题,既是对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思考,也是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找寻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