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0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1425篇
劳动科学   123篇
民族学   257篇
人才学   338篇
人口学   85篇
丛书文集   2491篇
理论方法论   544篇
综合类   6751篇
社会学   2232篇
统计学   11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312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1091篇
  2013年   924篇
  2012年   1043篇
  2011年   1052篇
  2010年   994篇
  2009年   1016篇
  2008年   1071篇
  2007年   795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430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城市青年消费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城市青年一代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都出现急剧变化,文化呈现攀比性、自我性、显示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这将导致一系列负面影响的产生,因此,青年消费文化迫切需要重新塑形,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的青年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32.
张爱玲继承中外人学的思想潮流,深入意识底层写"破坏"中的男性形象.通过描写精神空虚的失势遗老,浮华于乱世中的纨绔子弟,颓败灰暗的夹缝人物以及极度压抑心理崩溃的一批典型男性形象,集中体现出该时代男性在大破坏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社会价值的普遍缺失,导致人性中动物性欲求的极度张扬,社会属性的隐退扭曲,以及由此引起的人性失衡.  相似文献   
133.
罗布.格里耶实验小说中的“人”相对于“物”,总是处于一种可有可无、似有似无的状态,解读实验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竭力将“人物形象”从“物”的世界分离出来的过程,这种解读与人类进入20世纪后努力进行自我寻觅的社会情状是完全吻合的。小说表现出对故事情节性一定程度的拒绝。小说中环境描写既不为展示人物性格而存在,也不是反映生活画面、推动情节发展的因子,而是一个具有无比独立性的自在物,是“物”的展示。  相似文献   
134.
阶段性地离开城市的青年越来越多,他们自觉自愿地上山下乡,成为现代城市青年中的别样生活方式。在社会选择多元化的今天,许多城市青年躲开城市化的“压迫”,来到偏远山区或基层小镇,开始自己独特的青春体验。寻找回归内心的感觉“典型的都市女郎”,在深圳一家报社工作的李湛如此评价自己。去年4月,这个都市女郎从繁华的深圳来到云南国家级贫困县宁蒗当起了小学教师。和许多当代城市青年一样,李湛觉得自己的性格有两面性,既狂热地喜欢城市丰富的物质,同时也厌恶城市工作的紧张和生活的繁复,所以,她经常去旅游以放松自己,云南是可以让她心灵得…  相似文献   
135.
《国际公关》2022,(1):1-1
2022年2月4日开幕的第24届北京冬奥会,是在奥林匹克格言拓展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奥运盛会,承担着更广泛且深刻地向世界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以及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36.
137.
《老妇还乡》女主角的形象塑造在该剧占有重要地位。从女性形象的角度来分析这部戏剧作品,对老妇克莱尔这个女性形象作出新的理解;分析其悲惨遭遇及心路历程,揭露女性在男权社会地位的低下及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138.
以移动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的崛起标志着人类已步入超模态时代。超模态是多模态与超文本性的融合,是新媒体的特征之一。根据Lemke的观点,多模态符号同时表达三种意义,即表象意义、取向意义和组织意义。连续网页或超文本语义单位之间构建的关系大抵有三类,即表象的、取向的和组织的关系。多模态与超文本二者供用特征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创造意义的机会和摆脱独语、容纳多声的平台。基于此,本文以《中国日报》英文官方网站为例,分析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超模态语境下如何自塑国家(虚拟)形象并提出加强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有效策略,即:形象目标,定位明确;内容选择,异源合流;方式手段,技术赋能。  相似文献   
139.
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高校光荣历史传统和重要时代使命。高校具有马克思主义社区传播的独特时空、主体及资源优势,基层社区是高校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师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重要场域。本案例HN大学青年理论社团精准对接基层社区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的创新经验是校地同构的街道“一体两翼多元四联”传播共同体,共辟全域协同传播阵地,共享立体多维传播资源。案例的启示是要提升高校对基层社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力和影响力,树立传播责任意识是前提,建设传播服务团队是根本,完善传播激励机制是关键,提供精准长效传播服务是方向。  相似文献   
140.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离不开青年一代的不懈奋斗,青年的成长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党的引领与对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的汲取。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有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能力和决心,努力在不懈奋斗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坚定人生奋斗的信仰、信念、信心,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毅力、活力,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强大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