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37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67篇 |
劳动科学 | 89篇 |
民族学 | 91篇 |
人才学 | 211篇 |
人口学 | 76篇 |
丛书文集 | 859篇 |
理论方法论 | 246篇 |
综合类 | 2493篇 |
社会学 | 1449篇 |
统计学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206篇 |
2022年 | 174篇 |
2021年 | 276篇 |
2020年 | 162篇 |
2019年 | 243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119篇 |
2016年 | 154篇 |
2015年 | 222篇 |
2014年 | 482篇 |
2013年 | 434篇 |
2012年 | 446篇 |
2011年 | 434篇 |
2010年 | 424篇 |
2009年 | 419篇 |
2008年 | 390篇 |
2007年 | 268篇 |
2006年 | 205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139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131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转型社会·过渡事件·制度安排——关于青年向成年过渡研究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过渡是指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事件,并不都是平稳、顺利完成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这些变异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什么?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秩序的影响又如何?鉴于目前的青年研究大多集中在青年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本文认为应该更加关注青年由结尾时期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青年过渡研究应该着重考察社会变化如何影响青年过渡?有哪些理论和概念适用于理解青年过渡?我国对青年过渡的安排具有哪些特点?这些安排是在复制社会不平等还是在减少社会不平等?国家关于青年的政策是否为青年提供了良好的过渡安排?本文旨在对这一过渡过程提出一个浅显的社会学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杀率高不高?——我说不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杀率:1999年为13.9/10万,世界排名第28位;2006年为7.44/10万,世界排名第57位;城市自杀率下降至5.02/10万(男5.39,女4.61),农村下降至9.26/10万(男9.56,女8.95),开始扭转城乡特别悬殊、男女比较悬殊和青年妇女突出高发的态势.1999年全年自杀18万人,平均每天自杀493人.2006年全年白杀97150人,平均每天自杀266人,占城市死因的0.98%,农村死因的1.79%.在死因方面,城市与农村自杀俱排在全国第9位.2006全国总死亡率城市为530.46/10万.农村为518.0万.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学凭借媒体技术的平权特质,实现话语实践权力的主体最大化。网络文学话语实践因其主体通胀,带来话语文学经典性贬值。青年大学生是网络文学话语实践的主力,数字乌托邦为其自由意志的时代伸张提供场域,也为其价值观念的正向形成埋下积弊。网络文学话语实践良莠不齐,需要在技术间性、主体间性、文化间性三个层面开辟创新路径,实现网络文学话语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主流引渡。 相似文献
15.
16.
张夏妮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2,(4):25-33+43
青年社会组织是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要社会力量,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8个青年社会组织展开调研,发现青年社会组织在欠发达地区的实践中有促进青少年的正向成长、维护基层稳定与社会和谐、推动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本土经验沉淀等积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身份认同、地域限制、资源依赖、协同治理等困境,应当从健全制度保障、强化青年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扩充资源渠道、打造青少年社区矫正共同体等方面破局,全面提升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是一门面向各族青年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课程。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世界观,掌握了解中国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力争使学生具备研究现实民族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之一,也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公共必修课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民族大学特色。该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了解民族知识,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爱国主义情操,增强自信心、自豪感,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对公共课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笔者参加了英国伦敦第一届国际青年学者藏学研讨会。下面介绍研讨会的基本情况,并藏区社会经济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9.
20.
曾一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52-63
从对B站《后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所引发的代际冲突的思考中,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在代际演进的时代环境中我国当代青年亚文化四个方面的文化转向——技术转向、价值转向、资本转向和审美转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来的种种青年亚文化,跟20世纪60年代欧美青年亚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异,并且由于城市化、全球化在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有必要将不同时期的青年亚文化置于一种"多层次的协商关系结构"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这样的"多层次的协商关系结构"突破了伯明翰青年亚文化理论"抵抗/收编"的简单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