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8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222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966篇
人才学   68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465篇
理论方法论   163篇
综合类   2345篇
社会学   291篇
统计学   54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线性文化遗产的视角考察,茶船古道连接福建、浙江、江西和广东四省,并由闽江、汀江等航道和东南海航线组成水道,通过茶叶的联结性与海上丝绸之路衔接,是地域特色突出的文化遗产聚落。福建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和船运历史,区域上陆地、航道相通形成了茶船古道,从唐代至今,这一茶船流动性的线路就展示出旺盛的活力。将交通线路和遗产主题相结合,整体性考察古道沿线的文化遗存,能够促进保护措施完备,保护种类多样化,形成整体的文化遗产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32.
周惠泉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141-145
满族及其先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一个数度走向辉煌、两度入主中原的伟大民族。满族说部这一艺术形式,乃是满族以及包括女真人在内的满族先民彪炳史册的可贵创造,是这个伟大民族民族精神、民族智慧升华的结晶。满族说部通过口头传承而涵养孕育、勃发崛起,代表着满族及其先民口头文学的最高成就。满族说部在21世纪之初彰显于世,乃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给多元一体、气象万千的中化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在新的世纪的确立,已经把口传文化推向历史的前台,使其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33.
“麦西热甫”早在公元10世纪就已在我国新疆地方文献材料中有所记载,其集体性和娱乐性特征使其长期受到新疆维吾尔族群众的推崇和喜爱,被视为理解维吾尔族群众生活的“金钥匙”。但这一传统近几十年逐渐衰落,并于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下,“麦西热甫”可以生动地践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有利于增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另外,在当下乡村振兴中,“麦西热甫”可以在激活公共生活的内在活力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促进“麦西热甫”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34.
青海话中的词缀“头”除了有与汉语普通话词缀“头”相同的特点外,还能够放在动词词根和形容词词根语素的后面,构成一个新的名词,表示某事是否值得做或必要性的主观评价,也可以指对象或状态;这种方式构成的名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存在于具体语境之中。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这种用法的起源,并与其它方言中的词缀“头”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5.
吴笑笑  彭咏梅 《国际公关》2022,(22):176-178
自媒体时代,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面对优质的樟树帮中药炮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进行多模态研究,增加群众的认知度,对樟树帮中药炮制技艺的传承传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多模态的研究,侧重图书、文字、图片等,并利用ELAN软件,在强大的效果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对于樟树帮中药炮制技艺传播效果的网络链。研究结果显示:广大人民群众对樟树帮中药炮制技艺可接触的认知渠道多样;但是,不管在语言文字符号或非语言文字符号上,有关介绍樟树帮中药炮制技艺的内容非常少。本研究为樟树帮中药炮制技艺的数字化保护、长久保存、跨越时空的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促进青海经济崛起的内力和龙头是青海的工业化进程。为此,要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完善青海所有制结构,形成低耗高效的新型工业化所需的制度环境和微观基础;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等提升青海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37.
青海特色经济发展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育和壮大特色经济是青海适应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而作出的战略选择。为此,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通过转变发展观念挖掘特色和优势;二是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三是通过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四是通过搭建发展平台大力扶持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从语音诸要素入手,全面比较分析了普通话和青海方言(西宁话、黄南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的具体差异,概括了青海方言的主要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39.
工业遗产又称工业文化遗产,广义上讲,指与工业生产有关的一切遗存。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制造加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工厂。这一时期兴建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厂房、车间,其中的设备及其产品几乎都是近300年内被发明出来的,是工业社会的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的创造发明,它反映的是历史、是社会、是文化、更是政治。在历史上,许多城区是围绕工矿企业形成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各城市都在设法搬迁位于市区内的工厂企业。在工厂搬迁、设备更新改造中,许多有典型意义的厂房被毁,旧设备被当成废品卖掉。或者说,在全国都在改造旧城建新城的高潮中,如何保护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历史遗产已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各国普遍开始认识到工业遗产的价值,采取各种方法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业遗产为什么要保护,它是否有保护(存在)的价值?对此,可有如下的理解,即工业遗产作为反映历史阶段的物质遗存,它具有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价值。首先,工业遗产是历史的实物(物质)遗存,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某一行业的发展情况,反映出某一历史阶段的技术和生产水平。它揭示了人类在近...  相似文献   
40.
《民族论坛》2007,(7):I0007-I0007
<正>藏族,约有人口5416021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