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95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399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946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从关于太极、道、神、天等概念的分析得出其皆须在阴阳二气层面上来说,即都指阴阳健顺之德,由此指出船山气化思想其关注点并非是在于揭示万物如何产生这样一宇宙论意义上的问题,而是在于解释万事万物之"各循其道"之根据问题,此根据即是阴阳健顺之德.  相似文献   
122.
中国画重气韵 ,讲骨气 ,讲气势。注重以气造型 ,使宇宙元气、人的元气、画中元气达到高度和谐 ,使中国画达到一个高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3.
人类从野蛮向文明的过渡是与人们关于人神关系的观念转变相伴随的。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东西方分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和苏格拉底在彼此相互隔绝、都未受到对方影响的情况下,分别完成了尽管形式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相同的人神关系的观念转变。在今天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研究这种转变及其有关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4.
佚名 《21世纪》2010,(7):60-60
在台湾高雄郊区,有这样一个农民:他每天挑个担子去市场卖菜,一天大概能挣上六七十块钱。可是,通过仔细的观察,他注意到了一件事情:台湾每个月的初六和十六是拜土地神的日子,凡是做生意的都要拜土地神。很多公司的会计或者采购员会去菜市场买鱼、买肉、买水果拜土地神,每个月有两天。这时他灵机一动:老板每个月花那么多钱让她们上班,结果她们一个月要有两天出来买菜,这对公司造成了损失。  相似文献   
125.
《水浒传》第十三回和第十四回都写到了刘唐醉卧灵官殿,这应是灵官信仰在民间较为普遍所致。有关灵官之名及其事迹、信仰的记载都大量出现于明永乐年间之后,因此,关于灵官殿的细节应视为推断《水浒传》成书时间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6.
楚文化研究中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如楚早期所封丹阳问题、巫山神女问题等,本文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文章认为,枝江丹阳、淅川丹阳、秭归丹阳有其内在的联系,都与尧子丹朱有关。而巫山当在今长阳宜都附近,并非巫峡里的巫山。巫山神女的原型则是尧女女 ,就其图腾而言亦凤图腾之一支  相似文献   
127.
中国瑶族布努支系主要聚居于广西的都安、大化及巴马三个县份境内 ,依山而存 ,文化独特 ,其创世古歌《密洛陀》是此支系独特文化的载体 :有对女神崇拜、图腾信仰、宇宙万物观、众多的大神、工神、民族的迁徙等等 ,构成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长河 ,是一支悠长的、古老的歌 ,从中可窥视布努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8.
歌唱与书法同属于艺术的范畴。歌唱是一种基本的、以人的嗓音来表达感情的音乐形式,它源远流长.与人类文化一样的久远。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艺术,它与音乐也有着不解之缘。正如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所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有画图的灿烂,无音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旷神怡”。因此,歌唱跟书法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129.
《异苑》、《述异记》等志怪小说讲述了六朝天师道如何对民间鬼神祭祀进行“伐庙杀鬼”、毁弃“鬼物”的故事,故事背后透露出天师道的教义信息。在另外一些故事中,佛教却是通过夺取地方俗庙的庙产扩张了佛寺。从故事中我们知道,天师道是通过把地方基层社神纳入道教神谱进行收编,而佛教却对地方社神与社庙进行“伐社”,这两种迥异做法凸显了两种宗教进入地方社会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130.
美国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入注意,在奥康纳所塑造的人物群像中鲜有正面形象,而奥康纳对笔下人物所表现的冷漠和其中所反映的反人本主义的人性观念,曾招致广泛的误读。应该把奥康纳的创作主旨纳入对其人物分析的研究视野之内。奥康纳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基督教观念对她的文学创作具有一种根本的规定性。在基督教神本主义人性观的视角下,神性启示是言说人性的一个基本前提,奥康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不具有自足价值。以奥康纳的代表作《好人难寻》为例,在对其中的人物进行叙述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结论:该作品中的人物为扁平形象。扁平人物的塑造是奥康纳对基督教神本主义人性观的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