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67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中国兴起已十余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此类节目在策划和制作中出现了节目内容乏善可陈、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深夜零点档娱乐访谈节目《非常静距离》自09年在安徽卫视播出,一直拥有良好的口碑和稳定的收视率。文中从叙事学角度对《非常静距离》进行分析,便于探寻节目在叙事方面的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42.
谈到丈夫吕良伟,妻子杨小娟说:他像我的移动秘书,真心的呵护让我内心踏实而幸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平淡,却静水深流真情真意,这就是我们一生一世的爱情……  相似文献   
43.
“虚”、“静”是老子哲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都是老子以“无”之最高境界观照实有的政治和人生领域,是对社会政治和人生领域“有”之道的境界表达。老子认为,达到“无”之境界合一的“虚静”境界,才能觉悟到应对现实社会政治和人生领域的“虚静”的行为方法和原则,老子的“虚静”观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现代的人们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4.
古人云:仁者寿,这是因为仁爱之人的心和山一样平静和稳定,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优不惧,所以能够长寿。邵逸夫高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心胸宽厚,他的容人之量更是员工最佩服地方。  相似文献   
45.
如吉 《伴侣(A版)》2011,(2):18-20
正2010年10月16日,影视明星胡静和丈夫朱兆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苏丹皇宫受封拿汀和拿督。(拿督:一般是指马来西亚一省或一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称呼,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省长。拿汀:拿督的妻子被称为拿汀。但随着时代的转变,马来西亚王室亦将此称号作为荣誉和爵位授予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46.
该文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剑桥的“大学才子”之一 ,诗人和剧作家托马斯·纳什的《春》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赏析 :1.诗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意象 ;2 .诗人糅合了动态和静景 ;3.诗人运用了腹韵和五步抑扬格的韵律 ,并在学习、比较、借鉴名家前辈的译文之后完成了《春》的翻译  相似文献   
47.
庄子的养生思想博大精深,他所提出的关于养生的原则和方法,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养生思想.他论述的“才全”、“坐忘”、“天人合一”、安时处顺、顺应自然,以及人性弱点、养神重于养形、调和阴阳等观点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养生理论,对于现代人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8.
以长荆铁路汉江特大桥成桥静、动载试验为背景,简要介绍铁路连续箱梁静、动载试验的测点布置、数据处理等基本方法及试验所需的试验仪器、试验荷载。  相似文献   
49.
荀子之"学"是礼义之"学"。礼义之道既是学的内容又是学的标准,合之则是,不合则非。"虚壹而静"是在"虚静"的状态中领会世界的总原理("道"或"统类")。"以道观尽"是按礼义的"统类"来看待万物。"学"的内容、方式、目的都是外在地确定了的,因此学习者没有多少主体性。礼法之治是荀子劝"学"的最终目的,其"学"是工具性的。  相似文献   
50.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以《文赋》为蓝本,集庄子、曹植、陆机和宗炳等人的文艺思想之大成,创造出一个深刻而完整的“神思”范畴。“神思”范畴阐述了艺术创作思维发展的全过程:创作主体以“虚静”的心理状态为起点,受外物感兴达到“神与物游”的思维状态并获得审美意象,最后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文学作品。“虚静”、“神与物游”、“杼轴献功”等与思维相关的概念依次递进并相互统一于“神思”范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