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48篇
  免费   1019篇
  国内免费   262篇
管理学   3046篇
劳动科学   126篇
民族学   687篇
人才学   489篇
人口学   244篇
丛书文集   8679篇
理论方法论   1602篇
综合类   19315篇
社会学   2233篇
统计学   1008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859篇
  2022年   670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788篇
  2019年   757篇
  2018年   378篇
  2017年   647篇
  2016年   812篇
  2015年   1343篇
  2014年   2503篇
  2013年   2157篇
  2012年   2302篇
  2011年   2494篇
  2010年   2465篇
  2009年   2542篇
  2008年   3100篇
  2007年   2216篇
  2006年   1940篇
  2005年   1629篇
  2004年   1348篇
  2003年   1226篇
  2002年   1034篇
  2001年   933篇
  2000年   701篇
  1999年   405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亨利·米勒是美国20世纪的文学奇才,他的怪异文体使他备受针砭。《北回归线》不仅是他作品思想深度的代表作,也是其怪异文化的范本。以此为视点,米勒的文体风格主要可概括为卑琐素材、污秽物象、纵情声色、梦呓意识、拼贴构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2.
政府与企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两者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企业大都以赢利为目的,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就无可厚非;政府则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机构,政府应该是非赢利性的,否则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就有可能将自身的利益置于全社会的利益之上。在中国,过去政府与企业这两种组织的职能常常被混同,人们用“政企不分”来形容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93.
乔丽 《职业时空》2008,4(9):85-85
教学评估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施教单位的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它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和材料,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并为改进学校工作提供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对高等教育要实行评估。国家教委于1990年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对高校开展教学评估、科研评估、校园文明建设评估、学校治安综合治理评估等都做了相应规定。教学评估中的信息和材料多取自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否完整和齐全,直接影响到教学评估的结果是否公正,进而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因此,研究高校教学档案有着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习得性无助与成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长期生活在被否定的环境中 ,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 ,进而影响学生自信心及潜能的发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 ,让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就会对自己有信心并不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5.
农户家庭的教育投资,是指农村子女在经济尚未独立期间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中,由家庭支出的费用.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即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教育不再是福利事业,而是由于农民"望子成龙"的愿望,对子女未来的投资.教育投资已成为农户家庭首选的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96.
对于全球经济肌体而言,2008年也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十字关口——在风险中历练得更加坚强或者失去自救的力量而只能匍匐挣扎。  相似文献   
97.
美国证券仲裁现已成为解决证券争议的一种重要机制。它与一般商事仲裁相比,具有仲裁事项的限定性、法律基础的强行性、仲裁庭的组成专业性、仲裁运行机制的公益性、仲裁程序变迁的类诉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8.
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的交往实践目标和方式的根本性调整.从把握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交往实践观的结合点入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体现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在当代,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创造出了三重评价机制,即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评价、主体际互相评价.三重评价机制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应用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代与下一代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9.
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勋 《理论界》2008,(6):170-17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与完善,一些不良分子也参杂进网络媒介,大肆传播色情、恐怖、民族矛盾、国家分裂等危害社会稳定的不良信息,给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心里造成了严重伤害。本文将从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着手,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基本途径,提出建立网络传播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净化网络、传播生态文明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中国银行业规制性进入壁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规制性进入壁垒是影响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机构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银行业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对银行业进入规制进行改革,降低规制性进入壁垒,确保银行业进入规制的科学与适度,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提高银行业整体绩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