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284篇
劳动科学   73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686篇
理论方法论   111篇
综合类   1466篇
社会学   194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证明力关乎电子证据的证明价值,是运用电子证据解决民事纠纷的关键因素。从电子证据证明力的涵义的分析入手,对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作了辨析,并对我国法学界关于电子证据证明力大小的分歧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52.
邓中豪  高雨 《决策探索》2014,(21):39-41
记者采访发现,大量民间理财公司以"网络理财""P2P理财"为名,在线下广布网点,吸收公众理财资金,发放高息贷款,赚取可观利差。一些龙头公司员工上万,网点遍布全国,每年放贷金额达数百亿元。这些线下理财公司正通过一种名为"债权转让"的方式规避法律监管,金额庞大、操作极不透明,极易演变为"非法集资",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53.
于勇 《管理科学文摘》2009,(13):261-261
近年来商品房非法预售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有关管理部门监管不利,购房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后维权很难,购房者与开发商纠纷不断,广大群众对开发商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本文简单分析了开发商非法预售的目的、原因,对解决开发商的非法预售问题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4.
在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证据理论上,将鉴定人视为证据方法存在不妥之处。鉴定本质上是法官在鉴定人之辅助下,以被鉴定之物为证据方法、原则上须依当事人申请而启动的证据调查之职权行为。鉴定结论为证据资料。我国学界对司法鉴定之性质的界定有欠准确,因而导致民事司法鉴定外延泛化、混同鉴定之独立性与中立性、对鉴定结论之性质认识错误以及忽视鉴定实施过程中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保障等缺陷。  相似文献   
55.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契约是诉讼契约的一种,是当事人双方在证据采纳和采信等方面达成的约束法官心证或者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合意.学界基于证据契约的效力而对自由心证产生的限制多持严格态度.笔者建议建立具有严格限制的证据契约制度.本文在对证据契约的内涵作出界定和正当性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正确适用证据契约制度所应贯彻的原则.文字粗浅,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6.
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适用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了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在实践中,存在着对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不好操作,质证、认证过程中规定过于笼统等问题,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7.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司法证据制度的核心原则,要求在对证据资格进行审查判断时应当遵循相关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和意见证据规则,在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审查判断时应当遵循证据补强规则。刑事错案产生的证据原因包括口供本位主义、案卷证据中心主义的盛行以及庭审质证的缺失等。从证据裁判的角度出发,刑事错案的防范应当由口供本位走向物证本位,完善直接言词原则,提高必要证人出庭率,同时还要确立被告人质证权,完善质证规则,证明标准下的疑罪从无应坚持"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58.
近代以来,国内学者一直探讨美国的"毒树之果"理论,阐述在我国是否应该建立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在近代的联邦德国,也有证据排除理论,称之为"证据禁止"理论。本文着重探讨联邦德国禁止使用的证据是否有"远距离的影响",即"毒树之果"是否应当排除,以期找到该理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论案件事实信息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诉讼证据中蕴涵的案件事实信息的收集、运用、识别和认定都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诉讼中要突出案件事实信息的法律属性,必须强化民事诉讼中的原被告双方或者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的具有对抗性的举证和质证、分析和反驳,同时,法官应着重审查原被告或控辩双方举示的证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对诉讼证据中蕴涵或留存的案件事实信息是否真实,以及这些案件事实信息是否就是证据事实,这些证据事实是否能够足以证明(即恢复或还原)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根据等进行识别和认定。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