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5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497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21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727篇
理论方法论   269篇
综合类   3329篇
社会学   487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恩格斯提出了哲学现实化的时代任务,开启了哲学通达社会现实的思想道路,冲破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的思想束缚,破除了其神秘主义的体系外观,批判性地吸收了其哲学中蕴含的改变世界的辩证法精神,将之改造为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辩证法承载了这一新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功能与使命。它不是机械形而上学和非批判的实证科学,而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历史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恩格斯将辩证法、唯物主义与认识论统一起来,扩展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和历史性内涵,开创了具有鲜明实践批判性特质的唯物辩证法,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是洞察资本主义本质和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武器。恩格斯的辩证法立足“自然—生命—劳动—人类”有机整体的大历史观和人类史观,澄清了观念范畴得以生成的感性前提,澄明了社会现实乃是过程的集合体,提高了人们理解事物矛盾运动本质的思维能力,把辩证法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在人类认识史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方面引发了重要的方法论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范式的方法论革新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6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基于对新时代背景下治国理政大方略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的深刻思考,以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为切入点,先后组织开展了五次党内集中教育,探索出常态化制度化的党内集中教育新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提出了“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新征程上,必须加强党内集中教育,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63.
“心学”是共产党人党性教育的必修课,它关注的是人主观世界的精神改造问题。从“心学”角度透视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自我革命涉及“使命型政党”的理解,社会革命涉及“使命型政党”的追求,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通过“使命型政党”的塑造过程实现有机统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彰显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标示共产党人的价值定位,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展现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共同构成了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逻辑。“心学”为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注入强大的实践动能,要立足“公心”深化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价值蕴涵,要立足“诚心”构筑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智慧,要立足“戒心”提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864.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三平村地处国家4A级三平寺风景区,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耕地面积2190亩,山地面积60360亩,有8个村民小组,496户2026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221人,占总人口的10.9%。在这些老人中,有“五老”26人,“五老”遗孀15人,“五保”户2人。  相似文献   
865.
文学史写作往往不是纯学术事件。早在20世纪30年代,瞿秋白就提出要对中国文学史进行革命的"整理",实质上最早涉及了近现代以来文学史重写与革命逻辑的关联。瞿秋白文学史"整理"观的意义有两点:一,作为红色文学史写作意识的发端,开辟了此后革命形态的文学史叙述先河;二,率先倡导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学史重构模式,把文学史写作纳入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建构中。  相似文献   
866.
实践:自由之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红 《北方论丛》2011,(4):112-116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性和永恒追求,也是哲学不变的主题。从古希腊至康德以前的传统哲学,由于将自由的实现寄托于对必然的认识,并没有给人类找到实现自由的正确道路。康德发起的哥白尼式革命第一次将人作为哲学的中心,将自由作为最高目的,开启了实现自由的实践之途。但是康德的理性的人和软弱无力的道德说教只能使自由成为彼岸世界的东西。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伟大继承者的马克思,将现实的人作为哲学的前提,将生产实践作为实现自由的基础,找到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从而真正完成了由康德发起的哥白尼式革命。  相似文献   
867.
《大庆社会科学》2011,(6):154-154
李亚彬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曾经被表述为两种对立的样式:在教条主义话语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主要以“本本”形式出现;实事求是话语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则主要体现为立场、观点和方法。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不难发现,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初创时期,我们党内发生过实事求是派和教条主义者之间围绕马克思主义话语和话语权的尖锐思想斗争,其结果是实事求是派从教条主义者手里取得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发生根本转换,党的理论创新走上正确轨道,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相似文献   
868.
宋庆龄是20世纪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者,辨析宋庆龄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时间,对于研究其早期的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究竟宋庆龄的民主革命思想始于何时,学界众说纷纭,权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认为是1900年前后,另一种则认为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对她的影响.这两种说法仍有待商榷和考证.通过对当时历史语境的解读和对宋庆龄文集、书信等原始文献的梳理,综合《宋庆龄——20世纪的伟大女性》所提供的史料,宋庆龄转向民主革命的时间应该始于1914年.  相似文献   
869.
在和谐文化建设中要不要承继、怎样承继革命文化传统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一个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中国和世界文化进步的经验教训看,建设和谐文化需要承继革命文化成果;从革命文化的内容体系和根本目的看,革命文化中蕴含和谐文化,必然向和谐文化转变,和谐文化能够承继革命文化。和谐文化建设要正确承继革命文化成果,就需要全面分析革命文化内涵,继承革命文化的积极成果,并以历史的态度对待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870.
蒋光慈革命小说的都市书写一方面通过对比性的都市空间图景的呈现,展示都市的贫富两极对立,以此批判都市空间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由于在思想意识深层及生活方式中所具有的小资产阶级根性,蒋光慈的都市书写又会不自觉地投入个体的都市感觉.体现出现代性的质素,从而使其小说对都市的批判在显隐时立的叙述中显示出暧昧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