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44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说文解字·玉部>中的有特殊用途的玉字反映了古人原始崇拜的观念及森严的等级观念,折射出汉族人喜欢在语言文字中作比附联想的文化心理.同属一个形式范畴的玉部字反映了词汇范畴中象征性机制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2.
切语用字的调整与宋本《玉篇》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本《玉篇》对原本的注音用字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种调整有的与语音变化有关,有的没有。从切语用字变动的趋向看,宋本《玉篇》的注音变动明显受到《字林》音注的影响,所以可以排除陈彭年根据《广韵》修改《玉篇》反切的可能性,有关的文献资料也不支持陈彭年重修《玉篇》之说,宋本《玉篇》的现有规模当来自唐代。  相似文献   
113.
《说文解字·玉部》是东汉时期许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当时社会用玉的实际 ,对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总结。通过对“玉部”字的分析 ,可以看出汉代人对玉的释义、分类等已有比较科学的认识。尤为可贵的是 ,“玉部”所反映出的汉代“玉符”思想的强化 ,这对后人认识玉有很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4.
黄任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这一时期较重要的诗人。其诗大体近体优于古体,七言优于五言,短篇优于长篇,而以七绝声名最著─—清丽芊绵,温润如玉,情韵摇曳,兼有李商隐、温庭筠、杜牧诸家之长。  相似文献   
115.
玉的产生有着悠久历史。先秦两汉时期,随着社会对“玉”这一事物的关注及认识的深入,用以表示玉名称及其特点的某些词语亦在词义和语义上有了相应的发展。作为一种成词的模式,这些词语在结构上和语义上都带上了隐喻化的修辞意味,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玉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6.
刘晓应 《老友》2014,(5):20-21
正1978年秋天,我在牡丹江一个小镇医院外科工作,与日本遗孤的女儿、护士雪儿成了好友。雪儿比我年长4岁。雪儿的妈妈,我始终没有看见过。我只是在端详雪儿那双漂亮眼睛的过程中,时常猜测雪儿妈妈的样子。雪儿的眼睛很大,眼睛和眉形都很长,向上挑着,让人一看就觉得她在笑。她的眼睛把那鼓溜溜的脸蛋点缀得十分动人。  相似文献   
117.
玉箍形器被称为红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也是红山文化独有的器形,是红山文化时期只有社会上层成员才有权利佩带的玉器。从墓中的摆放位置得知,玉箍形器不只是束发的饰品,而应具有其他用途。玉箍形器的造型和无底筒形陶器类似,无底筒形陶器又是作为祭祀用器出现的,因而推断玉箍形器也应和无底筒形陶器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118.
清水养玉     
梁凌 《社区》2011,(29):26-27
我从南京归来,带回几块雨花石。拿出水晶杯、青螺盘.注入清水,一颗颗地养起来。水晶杯养青石,青螺盘养白石。石和水,是天生的情侣,石因水愈发玲珑.水缘石更显透亮。我的案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里乾坤。  相似文献   
119.
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献《诗经》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中国古代文明的经典。在《诗经》中,直接反映出玉文化信息的诗篇有37首,它向后人传递出了当时玉文化的一些信息——祭祀用器,比喻象征,美好装饰,赏赐馈赠。《诗经》时代崇玉尚玉的原因主要是文化传承、古代礼制的需求以及玉的品质的积极影响。玉器,最...  相似文献   
120.
爱的礼物     
【正】今天你伤了我的心!因为听说你居然要把我送给你的玉坠项链,当做生日礼,送给个并未深交的女同学。而那项链却是在你15岁生日时,我从脖子上摘下,再当场为你挂上的。尤其令我痛心的是,当你母亲责怪你时,你居然说:"爸爸在送我的时候讲过,这值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